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90例脑出血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症及生化结果,使用Braden量表对其进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每日观察病人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直至其离开急诊科,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急诊脑出血人中发生压力损伤15例(16.67%),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入急诊时间、白蛋白水平、Braden量表总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摩擦力和剪切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量表总分低、白蛋白水平低是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继发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病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增加护理工作量。循证护理核心是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循证护理在预防院内压力损伤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PPV)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逐渐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体位的改变及长时间俯卧位会导致受压皮肤压力损伤的危险增加,预防俯位通气中发生压力损伤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专家研究结果,探索最新护理方法预防压伤发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俯位通气 改良俯卧位 压力性损伤 新型工具
  • 简介:【摘要】:本文对老年重症患者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及常用的预防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使医务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老年重症患者压力损伤相关知识,为制定针对的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报道,对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进行了归纳综述,以期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参考,降低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折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其预防压力损伤的作用。方法:择取骨科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采用电脑表格方式对患者分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纳入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压力损伤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确集束化护理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 集束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力损伤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选取我院2018.01~2018.06间入住本院MICU的危重患者资料66例,按照出院时是否存在PI分为对照组(无PI患者)30例和PI组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PI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和APACHE II评分更高, Braden评分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Braden评分较低与PI独立相关。结论:PI的发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护士应甄别出发生PI可能较高的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提高重症患者预防和控制PI的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集的300例资料中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计算术中应激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局部潮湿、术中出血≥100mL/h、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均为术中应激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采取术前评估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其发生。

  • 标签: 手术患者 术中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压力损伤高危患者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之间接收的70例压力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压力损伤发生率较低,危险程度较小,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压力损伤高危患者临床护理的环节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损伤发生概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FMEA在院内压力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压力损伤项目HFMEA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找出失效模式,分析潜在原因,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HFMEA进行改进后,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及分期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压力损伤质量管理情况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压力损伤管理问题,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压力损伤管理水平。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压力性损伤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压力损伤高危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所产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研究,总计选取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概率比较低,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并且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的病情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之后,能够降低并发症的概率,避免发生压力损伤的情况,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高危患者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在整个医疗护理服务链中,急诊属于第一个环节,是危重症患者通往医院的首要关口。因急诊护理流程具备一定复杂,故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一定影响。压力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临床护理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它在急诊中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压力损伤的预防措施不能预期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如交接与转运、沟通不顺利、医疗器械使用等因素,这间接增加了患者PI的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中笔者概述了PI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急诊PI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急诊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ICU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1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人数、愈合时间、压力损伤分期、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护理水平[采用自制护理技能评分量表]及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结果: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压力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MDRPI相关知识、医疗器械操作、健康教育、皮肤微环境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治疗临床压力损伤患者的伤口护理方案。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并对2021年一整年我院收治的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72例,对前6个月入院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前),对后6个月入院的36例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加入湿疗法(实施后)。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实施后患者整体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创面感染、全身反应、发热疼痛)的次数要明显少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实施前更佳(P<0.05)。结论:针对压力损伤伤口患者,在其护理干预过程中引入湿疗法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发病后的疼痛感,安全高,可推广运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伤口 VAS 湿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