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磷酸肌酸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00例冠心病择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中给予磷酸肌酸钠250mg,对照组不给磷酸肌酸钠。观察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正性肌力药使用情况、ICU停留时间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临床指标。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结果试验组体外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两组术后心肌酶谱均较术前升高,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冠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保护作用 围术期 试验组 体外循环时间
  • 简介:证实TMPZ有对抗缺氧/复氧组造成心肌细胞损伤的IPC保护作用,而TMPZ预处理组均能明显提高缺氧/复氧组损伤后细胞搏动频率、细胞存活率,2.3各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组损伤后心肌细胞悬液中LDH活性的影响 

  • 标签: 保护作用 再灌注 川芎嗪预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O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150mg/kg非诺贝特组及300mg/kg非诺贝特组,每组各16只,术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取体内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H·E染色观察左一t7室前壁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假手术组大鼠一t7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1±0.83)pg/mg、(182.67±0.19)pg/mg、(5.09±0.79)%,与其余四组大鼠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个不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300mg/kg非诺贝特组中NF-xBp65及IL-6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l=0.93,r2:0.74,P〈0.01)。结论非诺贝特可通过负性调节NF-xBp65含量水平进而减少IL-6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非诺贝特 心肌缺血 再灌注 核转录因子-ΚB P65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萝卜硫素对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50只大鼠心肌细胞按随机原则分为A、B、C3组, A组为常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  B组在A组基础之上实施缺氧3h复氧3h处理,C组为B组基础之上采用5u mol/L SFN预处理的心肌细胞。统计不同措施处理后的3组心肌细胞SOD、LDH、CK-MB、MDA含量变化情况,统计3组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B组与A组相比细胞LDH、CK-MB、MDA指标水平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下降,心肌凋亡指数显著升高[(20.5±1.3)%VS.(2.3±0.8)%],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萝卜硫素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萝卜硫素对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50只大鼠心肌细胞按随机原则分为A、B、C3组, A组为常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  B组在A组基础之上实施缺氧3h复氧3h处理,C组为B组基础之上采用5u mol/L SFN预处理的心肌细胞。统计不同措施处理后的3组心肌细胞SOD、LDH、CK-MB、MDA含量变化情况,统计3组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B组与A组相比细胞LDH、CK-MB、MDA指标水平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下降,心肌凋亡指数显著升高[(20.5±1.3)%VS.(2.3±0.8)%],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萝卜硫素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 保护
  • 简介:心肌疾病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根据受累基因不同,可导致疾病严重程度或预后的不同最近发现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中存在一种不常见的表型,其特征为左室广泛受累(ALVC),同时可伴有或不伴有右室病变ARVC是由于细胞粘附缺陷所致。几种细胞粘附蛋白(如粒桥蛋白)基因突变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

  • 标签: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细胞粘附蛋白 基因突变 疾病严重程度 心肌疾病 右室病变
  • 简介: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cardium,NVM)为一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发病倾向,非单一遗传背景,可孤立存在(isolated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cardium,INVC),或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型并存。此病小儿多见,成人非常少见,但近年来关於成人发病的报导日见增多。国内有关报导较少,澳门未见有关报导,故将本院病例报导如下,并结合文献报导予以综述。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畸型 病例报导 家族发病 先天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检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异常改变。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成人HCM患者15例为HCM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及体表面积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静息及腺苷负荷左室MCE检查,运用QLab软件对MCE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心肌灌注参数:峰值信号强度(A值)、曲线上升斜率(β值)及A×β值,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根据舒张末期室壁厚度是否≥12 mm,将HCM组心肌节段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比较其与对照组心肌节段之间心肌灌注参数的差异,并分析HCM组负荷心肌血流量与左室壁最大厚度(MLV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息与腺苷负荷状态下,HCM组整体心肌、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负荷状态下,HCM组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较HCM组非肥厚节段明显减低,且HCM组灌注异常节段的检出率较静息状态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HCM组整体心肌、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的心肌血流量储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M组负荷心肌血流量与MLVWT、LVMI及LAVI均呈负相关(r=-0.815、-0.805、-0.742,均P<0.05)。结论HCM患者的肥厚及非肥厚心肌均可发生心肌血流灌注异常,腺苷负荷MCE能够明显提高心肌灌注异常检测的敏感性;HCM患者的负荷心肌血流量与MLVWT、LVMI及LAVI均呈负相关。

  • 标签: 心肌病,肥厚型 心肌超声造影 心肌灌注 腺苷负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Sham组(n=12)、AMI组(n=12)和尿激酶原组(n=12)。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AMI模型。建模后,尿激酶原组大鼠每天经尾静脉注射2.5 mg/kg尿激酶原,Sham组和AMI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最终各纳入10只大鼠。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升高(均为P<0.05);与AMI组比较,尿激酶原组LVEF升高(P<0.05),LVESD、LVEDD、LVESV和LVEDV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Mb、CK-MB、cTnI、α-SMA、collagenⅠ及TGF-β1、Smad3蛋白水平升高(均为P<0.05),Smad7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AMI组比较,尿激酶原组Mb、CK-MB、cTnI、α-SMA、collagenⅠ及TGF-β1、Smad3蛋白水平降低(均为P<0.05),Smad7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尿激酶原可能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AMI大鼠心脏重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保护心功能。

  • 标签: 尿激酶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大鼠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导致线粒体损伤,继而引起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变、稳态破坏、活性氧产生和DNA损伤,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信号,最终导致心肌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与以往I/R治疗靶点集中于某条通路或某个介质不同,自体线粒体移植(autologous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AMT)将自身健康部位或器官组织的有呼吸活性的线粒体移植到I/R组织中,替代或修复已受损的线粒体,帮助组织和细胞功能恢复。近年来AMT在心肌I/R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AMT在I/R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再灌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给予饮用水喂食二甲双胍1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饮用水,连续治疗1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心肌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心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LDH和CK水平[(1 150.20±128.69)、(185.16±12.11) U/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784.21±69.58)、(35.84±4.0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30、22.33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36.70±5.92)、(68.96±11.34) 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0、12.021,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13.96±2.94)%]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39.46±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水平(1.51±0.26)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0.76±0.06、0.6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7.331,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2.38±0.32)明显高于模型组(1.04±0.09、0.9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7.331,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AMPK/SIRT1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使用EC-T方案时造成药物性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使用EC-T方案时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对照组34例服用辅酶Q和维生素E。治疗前后比较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改变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能减轻EC-T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肌损伤。

  • 标签: 环磷腺苷葡胺 EC-T方案 乳腺癌
  • 简介: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惊厥、抗寒颤、催眠遗忘、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插管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改善麻醉恢复等一系列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近年来DEX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DEX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和其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右美托咪咪 心肌保护 作用机制 心血管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左卡尼汀(L-CN)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诊CHD合并T2DM并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L-CN,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基础治疗。造影结果不适合行PCI治疗的病人被剔除,最终治疗组入选26例,对照组入选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4小时、1周测定心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RP(hs-CRP)。结果总共46例患者PCI术后24小时和1周cTnI和hs-CRP均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血浆cTnI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24小时两组cTnI和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75,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较为明显,PCI术前给予左卡尼汀可显著降低手术所致的心肌损伤,PCI引起的心肌坏死很可能与其触发的炎症反应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左卡尼汀 糖尿病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EPO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发现EPO对于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缺血心肌内ATP含量有关,本文就EPO对缺血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促红细胞 保护作用 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泵入。结果观察组T1、T2、T3时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18.9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塞患者心脏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和单硝酸脂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塞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肌梗塞 倍他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