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夏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10
  • 机构:桐柏县人民医院 4747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因素取消大鼠缺血后处理(IPO)心肌保护效应的线粒体机制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非糖尿SD大鼠36只,16~20周龄,体重约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ND+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ND+I/R组)、ND+IPO组;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DM+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DM+IPO组、假手术+丙二酸二甲酯组(DM+Sham+Dme组)、缺血再灌注+丙二酸二甲酯组(DM+I/R+Dme组)、缺血后处理组+丙二酸二甲酯(DM+IPO+Dme组)。建立CBP模型,结扎升主动脉30 min恢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IPO组于再灌注即刻给予3个循环的灌注30 s-缺血30 s处理。各Dme组于CPB开始时以4 mg· kg-1·min-1的速率经尾静脉输注丙二酸二甲酯40 min。于再灌注结束时取心肌组织,采用汉莎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吸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程度,DHE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SDH活性、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含量。结果与ND+Sham组比较,ND+I/R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降低(P<0.05);与ND+I/R组比较,ND+IPO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P<0.05)。与DM+Sham组比较,DM+I/R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降低(P<0.05);与DM+I/R组比较,DM+IPO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IPO组比较,DM+IPO+Dme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P<0.05);与DM+I/R+Dme组比较,DM+IPO+Dme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因素取消大鼠IPO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可能与增强SDH活性有关。

  • 标签: 琥珀酸脱氢酶 糖尿病 缺血后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鱼腥草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前连续灌胃给药2周,其中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地塞米松0.8mg/(kg·d),鱼腥草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鱼腥草挥发油5、10、20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监测再灌注30min后各组大鼠心率失常情况。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鱼腥草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均减轻心律失常程度,降低心肌梗死率、血浆CK、LDH活性和TNF-α、IL-6含量(P〈0.05),升高血浆SOD活性(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和抗过氧化损伤有关。

  • 标签: 鱼腥草挥发油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保护心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保护心肌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牛磺酸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产生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②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5mmol/L;③牛磺酸干预组在高糖组基础上加用40mmol/L的牛磺酸进行干预。药物干预48h后,收集细胞,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蛋白含量、TNF-α表达量、MDA及SOD水平。结果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细胞TNF-α、MD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加入牛磺酸干预后,细胞凋亡率减小,SOD水平升高,与高糖组比较(P<0.05)。结论牛磺酸能够减轻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抑制,对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牛磺酸 高糖 心肌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红参麦冬提取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 PCI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将 80 例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1:1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入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心绞痛、调脂治疗及水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起至术后3天予加红参麦冬提取物(100ml静滴 qd)。术中造影剂采用碘比醇注射液。于入院时、PCI 术前当天、术后第 24h、72h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肌酐(Scr)以及MDA、SOD的测定,从而评估患者PCI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时,试验组在术后24、72小时,比对照组有更低的肌酐水平以及更高的eGFR (P

  • 标签: 红参麦冬提取物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对比剂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山柰酚和槲皮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大鼠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作用安全范围;考察药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LDH漏出的改变;复制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及上清液中LDH含量的影响。结果:山柰酚和槲皮素125μg/ml以下对心肌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山柰酚或槲皮素100、50、25、12.5μg/ml均可以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LDH漏出率(P〈0.01或P〈0.05),其中山柰酚100、50、25μg/ml浓度,槲皮素以50、25、12.5μg/ml浓度作用较佳。山柰酚、槲皮素对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并可显著降低过氧化氢损伤所致的LDH释放。结论:山柰酚和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能力,与其抗氧化的药理作用有关。

  • 标签: 山柰酚 槲皮素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过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格列苯脲在硝酸甘油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24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断180min,再灌注120min,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180min,再灌注后即刻、60min、120min时于左股静脉弹丸式注入MCE剂,分4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6只),B组(硝酸甘油组,6只),C组(硝酸甘油+KATP拮抗剂组,6只),D组(KATP拮抗剂组,6只)。MCE评价峰值声强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再灌注后即刻,四组心肌峰值声强度及曲线下面积明显减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峰值声强度逐渐恢复。结论硝酸甘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微循环、微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延迟保护作用;硝酸甘油可能通过激活K离子通道诱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微循环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的延迟保护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格列苯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30 分钟后再予以灌注的方法建立雄性SD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24 只大鼠模型随机平均分为IGF-1 1d 组、IGF-1 3d 组、PBS(安慰剂) 1d 组、PBS 3d 组4 个组,每组6 只,分别予安慰剂PBS 和IGF-1 处理1d 及3d 后观察以下指标:1.用DCFDA 荧光探针流式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2.用

  • 标签: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的动脉硬化疾患尤其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已上升为第一位,占人口死亡率40%。心血管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心肌梗塞在心血管发病中尤其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呢?

  • 标签: 心肌梗塞 预防 心血管疾病 人口死亡率 中老年人群 心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心肌病,通常表现为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扩张型心肌病,在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出现,后者更为常见。尽管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有黑人血统的女性似乎风险最高,尼日利亚和海地的发病率尤其高。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子痫前期、高龄产妇和多胎妊娠。虽然PPCM完整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血管-激素途径在潜在易感妇女中发挥重要作用。至少一部分PPCM患者有潜在的肌小节基因突变。超过一半的受累妇女可恢复心脏收缩功能,尽管一些人会遗留慢性心肌病,只有少数人需要机械支持治疗或心脏移植(或两者兼有)。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和心律失常。目前,PPCM的管理需要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进行标准治疗,同时尽量注意减少对孕妇体内胎儿的潜在不利影响。溴隐亭是一种可能的疾病特异性疗法,目前正在研究中。这篇文章综述了关于PPCM的最新文献,并对目前疾病认识存在的空白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总结。

  • 标签:
  • 简介:标题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triflusal和阿司匹林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者Cruz-FernandezJM,Lopez-BescosL,Garcia-DoradoD,etal参考文献EurHeartJ,2000,21:457~465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目的评价一种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剂——triflusal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方面的疗效和耐受

  • 标签: TRIFLUSAL 治疗 心肌梗死
  • 作者: 黎文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四川金堂610400)【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0-02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人们知识、观念的提升,当再遇到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时大家也不再显得那么惊慌失措,开始变得能够从容面对。但是,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一些疾病我们还是必须要认真对待、及时防御的,接下来我们就以近几年来发病率逐渐提升的心肌梗塞为例,来具体聊一聊对心肌梗塞的预防方式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挽救心肌梗塞患者和其它工业国一样,在德国心脏循环系统疾患也是最常见的致死之因。所谓的“心脏猝死”很多情况下会降临到表面上看完全健康的人的身上。在我国(指德国)每年死于这一疾病者达一万人。一个人是否正受到心脏猝死的威胁,传统的方法如心电图并不能作出可靠...

  • 标签: 心肌梗塞患者 急性心肌梗塞 天文物理学 心脏猝死 救心 混沌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由于对心肌炎病原学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心肌炎已成为常见心脏病之一。目的讨论心肌炎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卧床休息;增强心肌营养;抗心力衰竭治疗;心源性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

  • 标签: 心肌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