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熏洗 治疗 , 指的 是 中医 利用 中药 药物煎汤 ,趁 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 一种常见的中医 治疗方法 。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也十分的广泛。熏洗治疗古来有之,历代的医学典籍都有相关的记载,这种治疗方法十分安全,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很小,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就中医熏洗治疗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熏洗治疗 骨科创 伤 患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in jury, AG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30例,排除伴发腹部损伤、既往患有胃肠道相关疾病等患者。依AG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GI组与N-AGI组(不伴AGI)。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验结果及首次的ISS、APACHE Ⅱ、SOFA、GCS评分等,比较两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65.3%的多发伤患者伴发AGI(281/430)。AGI组与N-AGI组患者相比,在PCT及IL-6水平,ISS、GCS、APACHE Ⅱ和SOFA评分,以及休克指数、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ICU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休克、ISS≥16分、APACHEⅡ≥16分、SOFA≥5分、GCS≤8分、IL-6>50 pg/mL是多发伤患者后发生AGI的高危因素。结论多发伤患者后AGI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后早期存在缺血、缺氧及凝血功能异常及机体应激有关。

  • 标签: 多发伤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逆行套状撕脱显微手术回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12例手指逆行套状撕脱伤患者,予修复骨折脱位、皮肤回植并修复血管、神经及肌腱,术后抗感染、抗凝血、抗痉挛,绝对卧床,保温,观察回植皮肤的血供、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手指皮肤成活良好,2例手指少量皮肤坏死结痂,积极换药脱痂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12例患者手部外形良好、皮肤质地柔软,血供充分,手指功能良好,根据手功能评定标准,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屈伸功能总活动度与健侧比较,优7例,良2例,中3例。皮肤感觉恢复至S4 5例,S3 4例,S2 2例,S1 1例。结论手指皮肤逆行套状撕脱的显微手术回植,可降低撕脱皮肤的坏死几率,最大限度保留手指的外形与功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逆行撕脱伤 回植
  • 简介:摘要:作为新兵入伍后最重要的军事活动之一,军事训练向来受到重视,但在军事训练提高新兵战斗力的同时,军事训练发生率也会随之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简单总结新兵军事训练发生原因,并深入探讨新兵军事训练的预防对策选择,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军事训练的减少带来一定帮助。

  • 标签: 新兵 军事训练伤 武警部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抢救护理中应用PDCA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录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数值更高(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PDCA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DCA流程 多发伤 抢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其发生锐器的关系。方法:数据取自本院工作的500名医务人员,现场发放C-JCQ量表(中文版工作内容量表)、医务人员锐器调查表,分析职业紧张与发生锐器的关系。结果:50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有265次,发生率为53.00%,不同职业紧张类型与锐器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发生锐器有直接关系,平时加强职业防护可提高预防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值得推崇。

  • 标签: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锐器伤;关系
  • 简介:摘要回顾自2007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全头皮撕脱的临床资料。4例吻合血管再植,完全成活1例,大部分成活3例;1例采用中厚皮片回植术,术后部分头皮坏死。再植术后的头发生长良好,外观满意,而中厚皮片回植术的头皮头发稀疏生长。对有条件吻合血管的撕脱头皮应尽量再植,而无条件再植的用中厚皮片回植法修复,但吻合血管的头皮再植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头皮撕脱伤 再植术 回植
  • 简介:摘要:为了保障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寻找行之有效解决手段,本文通过研究与阅读相关文献总结目前锐器发生现状,分析影响临床护士锐器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归纳相应的防护措施,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来降低锐器的发生率,以期引起护理人员与相关部门的重视,切实性地采取措施来保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护士 锐器伤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进行临床外科急救的效果。 方法:选取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性伤患者 4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外科急救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外科急救治疗相比于一般治疗手段,对于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治疗效果更好,且较为安全,能够提高患者的质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严重多发伤 临床外科急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0.0±15.6)岁。应用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复位固定肩锁关节。术后应用三维CT评估喙突上缝合锚的位置情况;通过肩关节正位片评估肩锁关节复位保持情况,并测量喙锁间距;记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erl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平均为171.5°,体侧外旋为70.8°,体侧内旋为T8。VAS评分为(0.3±0.6)分,Constant-Merly评分为92.4分。术后术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8.9±3.0)mm,健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7.7±1.7)mm,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26枚锚中有23枚位置良好,1枚锚刺穿了喙突的下表面,2枚锚位置偏向内侧。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完全丢失,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其Constant-Merly评分分别为74分和84分。结论通过在喙突基底部准确地置入缝合锚,可以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垂直和水平稳定性。该技术创伤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 标签: 肩锁关节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缝合锚钉 喙锁韧带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型飞机机翼孔去除重量计算方法为例,介绍了典型紧固件孔去除材料计算方法,给出了典型结果,并通过某型飞机机翼孔去除材料重量分析了孔重量影响,提高了飞机重量统计准确性和精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术中优化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术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对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术患者的术中护理进行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健康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椎弓钉 固定术 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察胫腓骨骨折诊疗方式选取带锁髓内的临床情况。方法:任意选取于我院行诊治的120位胫腓骨骨折对象开展探析讨论,起止时间分别为2017.12.26/2019.12.26。应用乱数表法将择取对象分于对照、观察两个组别,前组(n=60,加压钢板),后组(n=60,带锁髓内)。对本研究中选取对象诊疗情况及临床指标实行对照探讨。结果:差异诊疗干预下,观察组诊疗总有效率数值较高,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结果比照较好(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诊疗方式选取带锁髓内的效果较为显著,对病患恢复及预后均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肱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疗效判定:优20例,良4例,差1例。没有一例出现血管损伤、髓腔感染、断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终点未见主及锁钉断裂或折弯病例。结论:带锁髓内内固定是目前一种治疗肱骨骨折术后断端不愈合很好的手段,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易取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骑缝治疗跖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第2~5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采用静态骑缝治疗,17例采用逆行克氏针治疗。静态骑缝组: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4.6岁(范围:21~50岁),右侧10例,左侧7例。逆行克氏针组: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6.2岁(范围:23~53岁),右侧9例,左侧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患侧跖趾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范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个月(范围:12~1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静态骑缝组和逆行克氏针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11.2±2.1)周比(11.5±3.1)周,t=0.030,P=0.743]。末次随访时,静态骑缝组和逆行克氏针组的VAS[1.00(1.00)分比1.00(1.50)分M(QR),Z=-0.443,P=0.658]和AOFAS中前足评分[(90.9±5.3)分比(88.6±6.1)分,t=1.174,P=0.24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跖趾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35.1±4.3)°比(31.2±6.4)°,t=2.055,P=0.048]及屈曲活动范围[(34.7±4.5)°比(30.2±5.3)°,t=2.681,P=0.01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态骑缝组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患者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逆行克氏针组4例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2例出现轻度背伸挛缩及关节疼痛。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静态骑缝治疗第2~5跖骨颈骨折,手术微创,固定牢靠,有效减少肌腱、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标签: 跖骨 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腰椎斜外侧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是国际热门的腰椎微创新技术,自2014年引进中国大陆,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然而,OLIF技术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争议和有待规范的问题存在,包括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入路、融合器放置位置、不加内固定的单纯OLIF技术应用(Stand-Alone OLIF )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腰椎斜外侧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指南旨在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统一及规范上述问题,为OLIF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减少或避免不恰当、不规范的诊疗行为,从而提高OLIF手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旁神经阻滞是在超声直视下将局麻药注入旁间隙,阻滞脊神经及其分支,交感干而对运动,感觉,交感神经产生影响的一种区域阻滞技术。本文就其在胸科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的应用方面做出综述。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