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节段椎弓根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4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植骨融合。经过5~29(平均16.8)个月随访,随访内容有术前后VAS疼痛评分、神经功能ASIA评分、术前、术后随访时体的高度、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VAS疼痛分级平均0-1分,其中0分8人,1分6人,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高度恢复了96%,随访体高度丢失0.4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选择好适应证,后路单节段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固定 脊柱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治疗组(29名)。常规组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组行经椎弓根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常规组明显减少。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取与不置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取+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有35例患者,采取不置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设为对照组,有33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可见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天数,可见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可见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治疗中采取+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可缩短其住院时间,且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术前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外伤至手术时间1~10天,平均3天。骨折分型(AO分型):A型24例,Bt型10例.B2型6侧,C型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比较术前体位过伸复位前、体位过伸复位后及术后Cobb角、前、中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占位情况,并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未出现切口感染,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及大血管损伤.未出现术后神经损伤加重,无内固定失败,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结果显示过伸体位复位后前、中缘高度较复位前明显恢复,Cobb角度明显减小,椎管占位情况明显缓解。而术后较体位过伸复位前及复位后前、中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占位百分比情况减小。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高度,改善体畸形程度,结合后路短节段治疗可显著提高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过伸复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26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男1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均于及其上、下相邻置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体的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前凸角。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体前缘高度比值由术前47.35%±6.42%恢复至术后95.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94.91%±6.73%,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0.16。±7.12。恢复至术后39.32°±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39.18°±9.72°,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同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下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1.6)分降至(1.2±0.3)分。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除2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提高1~2级。结论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地维持复位后的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 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
  • 简介:背景:经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在较少破坏脊柱的原有稳定性基础上,通过较小的创伤即可使椎管狭窄获得直接彻底的减压,包括全环形、次环形及半环形减压。目的:探讨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内固定治疗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29~58岁,平均(48.8±6.6)岁。结果:3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2.3)个月。患者脊柱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后凸畸形和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脊柱Cobb角:术前22.5°±1.2°,术后3.8°±1.0(P〈0.05)°;压缩程度:术前49.1%±11.7%,术后11.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5例,B级9例,C级10例,D级7例,E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好转为B级2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1例。结论:经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有效防止继发性椎管狭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伤椎 环形减压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4月~2014年12月,传统组以及微创组各纳入患者24例,均以GSS系统治疗,分别采用正中入路以及旁肌间隙入路。结果微创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低于传统组,术后3个月微创组与传统组VAS与ODI评分低于术前、末次随访低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微创组VAS与ODI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促功能恢复,但微创手术疗效更优。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GSS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参数情况以及治疗后的cobb角、体压缩百分比、椎管矢状径占位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术后1年内固定失败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失血量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体压缩百分比以及椎管矢状径占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术后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3周两组患者ODI指数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固定总失败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选用手术治疗,可提高远期固定效果,减少体坍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手术 后路段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短节段固定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经短节段固定,后者接受体成形术,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凸角,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治疗,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有少许丢失,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出血少,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前缘高度,且并发症少,并能减轻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弓根植骨术 影像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抽选33例胸腰椎骨折病患,收集和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时间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全部患者均以经后路椎弓根固定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和对手术前后病人体压缩率及Cobb角。结果和手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病人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下降(P<0.05)。随访复查中,全部骨折复位均比较高,未有病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可靠,可行性与安全性高,效果良好,优势显著,适合使用。

  • 标签: 治疗 经后路伤椎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