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管理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临床实践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证据和参考。

  • 标签: 综述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儿科MARSI预防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该院儿科患者MARSI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儿456例,其中78例发生MARSI,占1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皮肤干湿、皮肤弹性为MARS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MARSI发生较高,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尤其关注营养状况较差、皮肤潮湿以及皮肤弹性较差的患儿。

  • 标签: 儿科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放射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摘要: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ACI)是指使用医用粘胶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瘙痒、灼热感,甚至水疱、糜烂及坏死等不良后果,是儿科医院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之一。该文回顾分析儿科医院2011~2021年发生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共6例,探讨其发生危险因素,为减少或预防小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手术室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降低术中压力损伤的效果对比。方法:取66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系统化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压力损伤发生、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均低(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高(P<0.05)。结论: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要优于常规护理,且能够提升生活水平,降低压力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 常规护理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术中压力性损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底锻炼降低压力尿失禁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57例患者,剖宫产组57例患者,对患者行盆底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压力尿失禁的发生及盆底肌肉张力。结果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为80.7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6周开展盆底锻炼可有效降低压力尿失禁发生,改善盆底肌张力与阴道前壁脱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重症颅脑损伤为危急重症之一,具有死亡高、病情严重、预后差与致残高等特点,不仅能够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目的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纳入 2016年 5月~ 2019年 2月中心医院接诊的重症颅脑损伤病患 60例,同时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 A组和 B组( n= 30)。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 A组加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致残作出比较。结果 A组干预后的 ADL评分为( 69.12±6.52)分,比 B组的( 50.36±4.81)分高, P< 0.05。 A组的致残为 16.67%,比 B组的 46.67%低, P< 0.05。结论 采取整体护理法对重症颅脑损伤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致残风险,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致残风险 生活能力 整体护理法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肠造口后的延续护理对其周围皮肤损伤或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肠造口患者,据其入院时间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责任护士负责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及指导,造口小组负责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和相关指导,应用SACSTM工具对此两组患者肠造口部位附近的皮肤受损例次、时间、类型、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造口附近皮肤受损11例次(31.43%),对照组20例次(57.14%),此两组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损种类中最轻度的L1类型观察组7例次、对照组9例次,L2类型之上的受损观察组4例次、对照组12例次;对照组患者皮肤受损后愈合的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造口小组对患者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免肠造口附近皮肤损伤,可促进受损皮肤的愈合。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损伤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降低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86例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开展品管圈活动,而对照组未开展。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皮肤损伤与NSCS评分。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皮肤完好为69.77%,观察组为88.3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x2=4.50,P<0.05);对照组新生儿皮肤损伤为30.23%,观察组为11.63%,组间差异显著(x2=4.50,P<0.05)。对照组NSCS评分(3.94±0.15)分高于观察组(3.01±0.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7,P<0.05)。结论对监护病房新生儿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使其皮肤损伤得到有效地降低,而且还能够降低NSCS评分,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皮肤损伤 监护病房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风险预测模式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单J管的堵管的实际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共100例。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护理+风险预测模式指导下的预防措施和建议。实验后,统计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单J管的堵管。结果:观察组患者单J管的堵管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而言,运用风险预测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单J管的堵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风险预测模式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 单J管的堵管率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ICU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扭伤发生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器械性 压力性 损伤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0月份-2020年10月份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总发生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患者伤处愈合时间(3.56±1.23)d,护理满意度23例(63.89%);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12例(33.34%);观察组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护理的应用可降低ICU机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理应作为ICU护理首选方法予以重视。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Teach-back法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1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现状,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观察采用Teach-back法干预前后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变化。结果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总分为(47.56±2.15)分,行为总分为(38.34±3.18)分,照顾负担总分为(9.78±1.25)分;性别为女性、婚姻状况为已婚、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得分较高,照顾负担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和行为的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因素;采用Teach-back法干预后,100名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的压力损伤认知和行为总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照顾负担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水平较低,照顾负担较重,且受照顾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影响,通过Teach-back法干预后,照顾者的压力损伤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均能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照顾负担 Teach-back法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治疗阶段,为了预防面部皮肤压力损伤,总结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患者抽取后,共有50例符合入组条件,接收时间方面,跨越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样法,组别包括:对照组、实验组,经调查发现,两个组别抽取患者均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该阶段内,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每个组别统计后,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25,总计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关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实验组统计数值(8.00%)VS对照组统计数值(32.00%),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护理满意度中,两个组别予以比较,(76.00%)VS(96.00%),实验组有更高表现,P<0.05。结论:相较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开展效果更佳,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而言,可有效降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行、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 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及机械压力损伤开展个性化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为院区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收诊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随机模式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分得30例,前者予以无创呼吸机常规护理,后者行个性化皮肤护理,将60例入组干预后所得不良反应发生及患者舒适度分值予以比较。结果:测得60例患者入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最低组为30例观察组(P0.05);后续干预得出30例观察组入组干预后舒适度分值明显更高(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面罩漏气 机械性压力损伤 个性化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一体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报告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41/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以综合护理为主,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昏迷期间的压力损伤发生及分析术后GCS昏迷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压力损伤发生更低,术后GCS分数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压力性损伤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