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院内发生的212例职业暴露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职业暴露原因及对策。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锐器伤为职业暴露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致使职业暴露的原因有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防护意识薄弱以及监测系统不完善等。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较多,针对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对策,有利于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根据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晓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云南 昆明650118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防护策略。方法:本研究开展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此期间选择本院急诊科在职护理人员40名进行分析;其中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未妒忌职业暴露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仅采用常规防护措施,该阶段视为参照组;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对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落实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该阶段为研究组。不同方法防护后,对两组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记录两组医疗积分发生率。并完成相关比较。结果:研究组采用针对性防护策略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大防范力度,能够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指从救治现场到医院之前进行的抢救、监护及送往医院的过程,同时也是急救医学中的重点内容。职业暴露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验等活动中被化学、物理及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院前护理工作属于一项特殊性的工作,导致医务人员容易暴露在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因此必须提高对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的重视,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健康。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 要:目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院内发生的212例职业暴露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职业暴露原因及对策。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锐器伤为职业暴露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致使职业暴露的原因有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防护意识薄弱以及监测系统不完善等。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较多,针对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对策,有利于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56名血站采血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暴露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经调查研究,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主要为外伤暴露、接触暴露、医疗废物、空气悬浮颗粒等。结论 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较多,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升职业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遭受职业暴露,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遭受职业暴露,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职业物理因素对工作者的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首先,介绍了职业物理因素的定义,包括噪音、辐射、震动等。随后,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包括听力损伤、辐射病变等。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职业中毒科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此基础上,全文展开对职业物理因素防护的方法与技术的论述,包括个体防护设备、工作环境改善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防护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强调了职业中毒科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

  • 标签: 职业物理因素 危害 防护措施 职业中毒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方法及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方法: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分析研究,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策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案。结果: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应从医院环境、思想意识、规章制度、情绪状态和技能水平等方面优化。在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采用清洗污染皮肤、伤口包扎、报告上级和接种疫苗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自身的伤害,为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力度,完善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医院日常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已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着重探讨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该如何做好职业安全防护,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有效进行处理,将职业暴露后的损害将至最低,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的为伤病员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护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意识,完善职业暴露的防护措【1】,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和职业暴露的感染几率。方法:通过对我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不断完善、制定、确实实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流程,提高认识,大大降低职业暴露几率。结果:增强医护人员在执业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或者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的效果,以及其对职业暴露危害性的影响。方法 在急诊医学科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出42例护理人员,根据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观察组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时间发生率以及发生职业暴露时局部紧急处理率。结果 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紧急处理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 职业暴露危害性 职业暴露防护行为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目前对职业暴露说得最多的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临床实验室是一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场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污染 职业暴露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发生医疗锐器伤,不慎被刀片、缝针、注射针头等刺伤及污血溅到皮肤或眼晴里,而传染各种疾病,引起医源性感染。

  • 标签: 手术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职业暴露防范措施的制定与干预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上报的职业暴露报告表,回顾分析了66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两年共报告职业暴露66例,暴露源多为乙肝患者,暴露者中护士占42.42%,医生占36.36%,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及手术室。结论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是防范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登记上报的21例职业暴露急诊护士进行人群分布、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种类等分析。结果 21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士中,护士职称12例(57.14%),其中以工作年限1-5年的低年资护士最多(9例,42.85%);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19例,90.48%);暴露部位主要是手指及手部(20例,95.24%);最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是医疗锐器物处理(6例,28.57%),其次为采集血标本(5例,23.81%);最常见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乙肝(6例,28.57%);21例急诊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立即采取了局部紧急处置和相关汇报登记,根据情况对暴露护士给予预防用药,追踪检测未发生相关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和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急诊护士所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医院及科室应加强对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暴露   针刺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结膜职业暴露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生的63例结膜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医生是发生结膜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分别占55.56%(35/63)和41.27%(26/63);工作年限不超过5年的医务人员结膜暴露最多,占69.84%(44/63);手术室、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是医务人员结膜暴露的主要场所,分别占47.62%(30/63)、28.57%(18/63)及9.52%(6/63);手术操作、拔针、气道管理操作、更换引流管(袋)及指尖测血糖是结膜暴露的主要时机,分别占47.62%(30/63)、11.11%(7/63)、7.94%(5/63)、7.94%(5/63)及6.35%(4/63);乙型肝炎病毒是医务人员结膜职业暴露的主要暴露源,占38.09%(24/63)。结论医护人员、低年限、手术操作是医务人员结膜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强化教育培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可降低医务人员结膜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员,医务 暴露,职业,结膜 分析,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职业暴露与防范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单探讨了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与防范的工作体会。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