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保证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100%,最常见的为针刺伤﹑血液﹑羊水等,针刺伤常见于给病员穿刺术后。结论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需要加强其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其职业安全。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应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管理制度系统,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本院手术室护士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暴露的种类,次数,职业防护的实施情况。结果能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率只37.5%,防护用品的使用率50%,锐器伤的正确处理80%。结论手术室护士面临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医院应加强标准预防培训,规范操作,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护策略。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县4所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产房的助产人员,共计50人,设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取50例产房非助产人员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病率,进而分析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探讨降低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职业暴露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非电离辐射危害等多种因素;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严格认真洗手、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意外暴露后的处理、产房定期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及预防接种并定期体检等防护策略可有效防护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暴露,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结论产房助产人员易发生经血传播疾病而威胁自身生命健康,因此产房助产人员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职业暴露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 标签: 产房 助产士 职业暴露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认识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暴露人员的焦虑、恐惧心理。笔者通过对一例护理人员针刺伤引起的HIV职业暴露后积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HIV职业暴露 应急处理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血人员在采血、热合留样以及按压针眼处和处理各种献血反应的过程当中,都经常会有遇到不慎被血液溅污或者是被针头刺伤的状况,存在着被病毒感染的高度职业危险。因此,需要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下文通过对血站职业暴露的基本表现的介绍,提出了具体的血站职业暴露的相应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采血人员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针刺伤情况和针刺伤流程化处置执行情况、护理操作中的防护意识。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年青护士防护意识差,针刺伤发生率高,针刺伤后流程化处置执行差。结论应加强急诊科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 标签: 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物理性、生物性和社会心理因素,常常发生在护理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主要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有关。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可使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面临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机率、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期间,有58例次职业暴露发生者.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教育与培训,采取有效合理措施,是预防伤害事件发生、确保职业安全的关键.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Abstractobjectivethrough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exposurearefacedwiththeriskfactorsandtheinfection,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distriGbution,th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ofoccupationalexposuretothemedicalpersonnelwerediscussed.MethodsinourhospitalduringJanuary2012-DecemGber2014,themedicalstafftosharpinjuryandoccupationalexposureconditionswereinvestigated.Resultsduringtheperiod,58casesofoccupationalexposureocGcurred.Conclusionenhancingthemedicalstaffoccupationalprotectionconsciousness,strengtheneducationandtraining,takeeffectivemeasures,reasonableistopreGventharmincident,thekeytoensureoccupationalsafety.KeywordsMedicalpersonnel;Occupationalexposure;Preventionandcontrol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5-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避免或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感染与暴露,减少了职业伤害。结论保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暴露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表,对90名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率为95.56%,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感染为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53.55%与21.11%,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紧急处置率为79.07%。结论应增强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与管理,采取各种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规范各种处理流程等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率。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血站工作流程特点的观察和日常质量管理和监督情况,探讨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有针刺暴露、接触血液、血液检测、间接接触。结论血站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并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是减少或避免血站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血站 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护理、诊疗时接触至病原体或有害、有毒物质而发生损害自身健康或者是危及生命的一种行为。本文就探讨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对某院1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病例的发生、类型、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5例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过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暴露后及时进行干预,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