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PIVAS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PIVAS护理人员6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全体人员的资料,掌握其工作的状态,对于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不同工龄、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尽相同的职业暴露发生率,p

  • 标签: PIVAS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 年4月-2019 年4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154 例,对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部位、职业暴露情况,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护士约占所发生职业暴露工种的74%;医护人员工龄,小于1年占比44%,2年~5年占比24%。血源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乙肝最多。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皮肤黏膜受轻度损伤。受伤部位主要是手掌部和手指部。暴露方式:静脉拔针占比31%,收集锐器占比17%。暴露器材:头皮针占比65%,注射器针头占比26%。科室分布:神内二科14%、关节外科9%、手术室9%、创伤骨科9%、手外二科8%、急诊科5%、肝胆外科5%、呼吸内科5%。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注射和拔针等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针刺伤,手术中锐器的传递和收集不规范引起锐器伤。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工龄小于一年的。职业暴露发生例数较多的科室神内二科、关节外科、手术室、创伤骨科、手外二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需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室内部培训和演练。医护人员在发生暴露后伤口都及时的进行了处理,按时间点0、1、6个月跟踪检查。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和宣教,增强防护意识;尤其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和实习生入职培训以及实习前培训。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特点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1-2021.12;研究对象:20名社区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好护理人员安全职业防护,对比分析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护士血液暴露、黏膜暴露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护理管理 传染病
  • 简介:【摘要】作为供应无菌器材的重要科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医院各个科室,主要工作是对医疗器材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并及时供应给各个科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需每日接触各类医疗器械,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免的直面各类致病菌,因此极易有职业暴露现象发生,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医疗器材如无法彻底消毒,同样会影响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因此,做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本文对采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制定防护措施保护血站护士,避免采血时给护士带来的血源感染性疾病的伤害,如采血过程中针头刺伤、皮肤接触等,通过改善采血环境来保障采血护士的安全以及血液样本的质量。

  • 标签: 血站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因素,讨论如何规避职业暴露。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30名,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规避职业暴露,分析实施规避职业暴露对策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发生情况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职业暴露问题发生率方面,30名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中仅1名出现违规洗手,无未有效防护,烫伤,锐器刺伤,血液污染问题,职业暴露问题发生率为3.3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30名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中14名为非常满意,5名为基本满意,1名为不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6.67%。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常见职业暴露因素包括微生物污染,生物因子污染,理化因子,噪音,高温,空气危害,环境潮湿污染及心理、生理压力,医院应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管理,重视职业暴露防护,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因素等多方面着手,做好职业防护,从而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护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因素 对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使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防护。方法找出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护。结果对县计生站常见职业危害的防护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结论重视县计生站医护人员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并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县计生站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指的是在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实验室人员和其他有关的人员,在职业活动时经由眼、嘴、鼻孔以及肠胃、破损的肌肤和黏膜等途径,暴露到含有病菌的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中,并可能被传染的一个状况。本文通过对新发传染病的职业安全、标准预防、职业暴露风险评估进行阐述。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职业安全 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机采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安全防护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血站机采科工作流程的观察和日常质量管理和监督情况,了解血站机采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和职业防护应对措施。结果针头刺伤、直接接触血液、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以及气溶胶等都是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血站机采科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树立普遍预防的职业防护观点。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时时处处注意防范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从而预防职业暴露。结论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认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意义,遵守普遍性防护的原则。确保本站机采科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机采科工作人员
  • 简介:摘要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本身就具备更高的难度,相应的出现职业暴露的可能性也更大。当前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对于职业暴露危害认识的不足,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导致出现感染或者其他损伤。本研究具体分析针对危重症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类型,同时针对性的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

  • 标签: 危重症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方法调查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职业暴露情况,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让职业暴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能有效减少;结果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等方面,利器伤害和紫外线暴露损伤的发生率最高。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处在职业暴露的危险中,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危险的发生率降低,从而让医院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降低,让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能得到有效保护。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针刺伤是临床医务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医务人员在完成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被医疗锐器物刺伤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血、输液等操作,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发生率更高。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大的职业风险是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医学文献中1903年就有了这样的报道。

  • 标签: 职业暴露感染 护士 临床护理工作 引发 案例 血源性传染病
  • 简介:摘要艾滋病的流行已经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这种形势下,医院内加强对HIV相关护理和治疗刻不容缓。HIV护理人员作为与艾滋病患者接触时间较长,且工作环境较危险的人员,应当格外重视其安全防护工作。本文将对HIV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进行探究。

  • 标签: HIV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探究
  • 简介:摘要:在血站工作的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职业暴露问题,为了避免因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就要探寻更多防护的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现阶段要加强对采血流程的分析,找到控制的关键位置,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护工作的质量,保证采血护士的安全。文章首先分析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然后重点探讨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可供读者参考。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站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接触传染源,加之危险性操作,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国外数据显示,职业暴露意外刺伤后感染疾病的可能性,HBV6%-30%,HCV3%-10%,HIV0.4%。很明显,对于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形势严峻,亟待解决。因此在工作中应加强预防职业暴露观念及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健全有关的站内感染管理制度,做好环境和人员消毒工作及危险物品的管理。

  • 标签: 血站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预防 危害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防护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供应室护理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统计。根据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探究一套安全合理的防护措施。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供应室护理中事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锐器损伤95.00%、紫外线90.00%、化学试剂65.00%、血液污染55.00%、烫伤30.00%、噪音25.00%以及其他因素10%,其中锐器损伤和紫外线是供应室护理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防护措施。结论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要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且要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探究
  • 简介:摘要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特别是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同时产房工作压力大,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因此,应增加对职业危害的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我院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