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5例,分别采用CT(对照组)诊断和增强CT(观察组)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最小种植灶大小、种植灶的长度和宽度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CT诊断对比,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更具优势。

  • 标签: CT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在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联合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采用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5天,30天,90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P物质浓度,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治疗后B组较A组睡眠时间长(P<0.05)。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椎旁神经阻滞 皮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7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相近(95.71%vs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机对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脑动脉成像 血管造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胸部外伤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经CT检查发现胸部外伤患者中肋骨骨折44例,其中7例为单纯肋骨骨折,另37例为复合伤;胸骨及肋软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2例,合并胸椎或腰椎骨折4例;创伤性湿肺及肺挫伤21例,肺撕裂伤、肺血肿及肺气囊11例;血胸14例,气胸2例,血气胸4例,皮下及纵隔积气3例,支气管破裂2例,膈肌损伤1例,心包积血1例;合并肝破裂1例,脾破裂2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合并四肢骨折7例,骨盆骨折1例。结论螺旋CT能及时、准确地对胸部外伤进行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是常规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胸部外伤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外伤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经CT扫描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观察并分析其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00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肺挫伤89例、肺撕裂伤及肺内血肿23例、气胸59例、血胸48例、纵膈气肿37例、皮下气肿52例、肋骨骨折98例、肩胛骨骨折73例、胸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32例、胸椎及其附件骨折22例。结论CT检查敏感度相对高,且综合观察能力较强,可以有效提高影像检查的实际准确性,从而避免胸部外伤的漏诊以及误诊情况,提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胸部外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阑尾形态、大小、位置、周围改变情况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在这54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经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患者为假阴性,CT诊断的敏感性为94.44%。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会有多种CT表现,掌握患者的CT表现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入院后首先对饮食结构、肠道菌群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正,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培氟沙星(0.4g)+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病人的饮食结构、肠道菌群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后,在此基础上采用阿霉素(0.5g)+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滴注,1次/d;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患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炎患者应用阿霉素进行抗炎治疗,分析药物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应用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在临床上价值如何。方法对我院一段时间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所有患者都已确诊为急性肠炎。在治疗之前就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选用阿霉素治疗实验组急性肠炎患者,而对照组急性肠炎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先择药物为环丙沙星。对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应用阿霉素的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者达到35人,而临床治疗有效者2例。应用环丙沙星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者可达37例,另外环丙沙星治疗有效者也为2例,从总有效率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验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肠炎患者的治疗上面,阿霉素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但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抗炎药物,并且治疗成本较低。从副作用方面来看阿霉素同样占有优势。故而这种药物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面。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探究阿霉素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接受阿霉素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1例患者恶心,1例患者腹泻,2例患者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分析得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阿霉素不良反应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阿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取阿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51/55),3例轻微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出现不良反应8例,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生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