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够产生的积极效果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开展治疗的30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的是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是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是比较低的,各项数据都要比对照组要优越。结论 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根据护理工作的需要实施急诊患者的分级处理,能够保证抢救工作的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从而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 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多发伤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病情恶化程度。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干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情恶化程度。

  • 标签: 急诊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39例选择常规管理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剩下39例患者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干预的设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观察组出现接诊分诊不明确、缺失急救药品、接诊病人突发休克、急诊护理错误发生率上更低,p<0.05。结论: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融入急诊室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常规管理 满意度
  • 作者: 唐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0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 第3期
  • 机构:贵州省骨科医院急诊科,贵州 贵阳550002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创伤患者转运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治的创伤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后转运,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及家属对转运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较对照组17.5%更低,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转运工作满意度95%较对照组77.5%更高,接收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0%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有效降低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转运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创伤;转运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396例急诊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采用NEWS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进行估测。结果NEWS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与直接护理工时评分结果呈正相关(P<0.01);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护理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WS评分系统估测结果每增加1分,患者临床所需总护理工时需要相应的增加大约7.5 min,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138.094+7.529×NEWS评分结果。结论NEWS评分系统用于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真确度较高,易于操作,对于临床更好的分配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患者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抢救 护理工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一个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预警评分系统,有助于护士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减少因未能识别病情变化延误患者抢救时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方法 在现有的早期预警评分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修订和调整,形成改良式慢性心衰竭急性加重早期预警评分初表。我们对133例住院患者进行测试,判断量表的预测效能,确定危险程度分值划分范围,形成最终量表,并评价改良式慢性心力衰急性加重早期预警评分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成改良式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共12个条目。O/E值为0.26~0.82,pearson相关分析:r=0.99,p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预警评分系统早期干预策略在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实施重症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及ICU转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预警评分系统早期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ICU转出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预警评分系统 早期干预策略 ICU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将该院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前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D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F及二尖瓣E峰/A峰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炎症因子CRP、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损伤。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文献计量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预检的分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0~11月的急诊患者169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将2019年1~12月的急诊患者17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文献计量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急诊预检分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分诊正确率、预检分诊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分诊准确率,缩短急诊患者候诊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急诊预检分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文献计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警评分。比较两组ICU在入院时的并发症以及ICU住院和住院时间。结果: 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在观察组明显著低于对照(P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超声因实时动态、全方位、多角度、无辐射等优势成为卵巢肿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综合评分系统为卵巢肿瘤术前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信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诊断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利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胃癌危险度评分,向中、高危体检人员发送筛查告知书,对愿意行胃镜检查的体检人员进行胃镜检查。分析胃镜检查结果。结果2019年1—4月,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在南京医科大学上海松江临床医学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共5 357例,新型胃癌筛查评分为中危者576例、高危者164例,其中131例(17.70%,131/740)在该院行进一步胃镜检查,包括中危组91例(91/131,69.47%)、高危组40例(40/131,30.53%)。行胃镜检查后,发现胃癌4例,食管癌1例,均为早期癌。中危组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91,2.20%),早期食管癌1例(1/91,1.10%);高危体检人员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40,5.00%)。高危组的肿瘤检出率(5.00%)大于中危组(3.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危险分层,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筛查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前预测临床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13例肝癌患者,经术后病理学证实35例有MVI,78例无MVI。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最大肿瘤直径(OR:1.028,95% CI:1.001~1.005)、包膜边缘光滑程度(OR:0.208,95%CI: 0.062~0.699)、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OR:3.728,95% CI:1.029~13.501)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OR:1.001,95% CI:1.000~1.002)为MVI的危险因素。给予每项危险因素赋值1分构建临床评分,所对应的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906、74.29%和92.31%。临床评分0、1、2、3、4分预测MVI阳性率分别为0(0/26)、9.09%(3/33)、28.57%(6/21)、77.78%(14/18)、85.71%(12/14)。结论肿瘤最大直径>62 mm、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115 mAU/ml、肿瘤包膜不光滑、CTC阳性是MVI患者的独立高危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侵润 循环肿瘤细胞 术前预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60例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将其分为A组(对照)30例,B组(观察)3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 ,B组在对儿童的症状先进行评分估测再展开护理干预,对两组最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儿病情识别准确率高于A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B组患儿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能推进患儿的康复进程,发挥了积极成效,因而可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危重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 重症医学病房全面推行早期预警评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ICU护理的成效。方法 对比分析症医学病房患者ICU护理推行早期预警评分的成效,选取推行早期预警评分的重20名与未推行早期预警评分患者20名,进行对比早期预警评分登记治愈率、早期预警评分控制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率等4方面指标数据。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推行早期预警评分的重症医学病房患者20名对于ICU护理的成效和成效,显著优于未推行早期预警评分(P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重症医学 护理评价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PICU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对象选入于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本院接诊的80例PICU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评估,研究组采取PEWS评估病情。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病情评估时间、住 PICU 时间、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病情评估时间及住P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会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PICU患儿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评估 评估潜在风险预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预警评分系统(POWSS)在上尿路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患者行腔内碎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7月在本院行上尿路腔内碎石治疗的重度肾积水患者147例的临床资料,POWSS评分>7.5分者89例为高分组,其中41例术前行肾穿刺造瘘;POWSS评分≤7.5分者58例为低分组,其中19例术前行肾穿刺造瘘。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高分组未穿刺造瘘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5.42%(17/48),显著高于低分组未穿刺造瘘患者的5.13%(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进行术前穿刺造瘘的高分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7.32%(3/41),显著低于术前未穿刺造瘘的高分组患者(P=0.002)。结论POWSS评分能筛选出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腔内碎石发生术后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于重度肾积水的高危患者宜术前行患侧肾穿刺造瘘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积水 预警评分系统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在其护理中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结果:通过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干预,患儿各指标呈良好趋势,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在危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护理中,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女性183例,年龄[M(QR)]为58(53)岁(范围:26~93岁),体重指数为(23.0±2.7)kg/m2(范围:19.4~27.1 kg/m2)。术前CA19-9为352.5(473.7)U/ml(范围:32.1~762.6 U/ml),术前CA125为47.6(62.5)U/ml(范围:9.0~112.3 U/ml)。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临床相关性术后胰瘘(CR-POPF)的独立相关因素。a-FRS包含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和体重指数三个指标。由两名主治医师对400例患者按照a-FR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按照发生风险的概率分为低胰瘘风险组(0~5%)、中度胰瘘风险组(>5%~20%)和高胰瘘风险组(>2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FRS中三个指标预测CR-POPF的临床价值。结果400例LPD患者中,发生CR-POPF 60例(15.0%),其中B级胰瘘54例(13.5%),C级胰瘘6例(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软、主胰管直径≤3 mm和体重指数>23 kg/m2是影响LPD术后CR-POP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低胰瘘风险组156例,发生CR-POPF 3例(1.9%);中度胰瘘风险组187例,发生CR-POPF 11例(5.9%);高胰瘘风险组57例,发生CR-POPF 46例(80.7%)。a-FRS预测LPD术后CR-POPF的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95.9%、阳性似然比为23.66、阴性似然比为0.24、曲线下面积(截点值为20%)为0.735(95%CI:0.668~0.799)。结论a-FRS在预测LPD术后CR-POPF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进行CR-POPF风险预测和及时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胰腺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