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7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两组,以常规组(预后良好)、研究组(预后不良)作为两组的命名,前者共66例,后者共10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发病至入院时间、空腹血糖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入院NIHSS评分、出院时mRS、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NIHSS评分、入院RDW、出院时mRS评分等指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的变化可以有效评估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脑梗死 近期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脂检测结果对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参考组,另取同期本院的4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高血脂检测。就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LDL-C、TC 、TG、APOB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HDL-C、APOA显著低于参考组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高血脂检测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脂检测 心血管疾病 预测价值
  • 简介:新世纪,新经济,我们首先需要认清形势,然后积极乐观地面对。

  • 标签:
  • 简介:2007,中国进入全面转折之年中国大陆的2007年.将如何定位?事实上.对中国大陆来说,2007年是个非常复杂的年份。在方方面面的定性定位之外.2007年的中国大陆.其转折的意味非常浓厚.又波及各个领域.将2007定位为中国大陆的全面转折之年,更加贴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心脏监护室的患者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93例,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房颤(AF)分为房颤组(n=43)和非房颤组(n=250)。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1)AMI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新发房颤的比例为14.7%;(2)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且平均年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房颤组;(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OR4.918,95%CI1.662—14.549,P=0.004)。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及指导早期预防冶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房颤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NT-PROBN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定量参数早期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NAC后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第2个周期NAC后行多模态超声检查,测量的超声定量参数包括病灶最大径(diameter,D)、峰值强度(peak enhancement,PE)、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TTP)、剪切波速度最大值(maximum shear wave velocity,Vmax)和剪切波速度平均值(mean shear wave velocity,Vmean),计算相应参数的变化率(ΔD、ΔPE、ΔTTP、ΔVmax、ΔVmean)。根据Miller & Payne (MP)病理反应分级,将93例患者分为有效组(37例)和无效组(56例),比较两组间上述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NAC反应有效的定量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对NAC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93例患者化疗前,除年龄外,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周期NAC后,两组间ΔPE和Δ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7,P=0.001; Z=-5.17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ΔPE和ΔVmax是评估NAC有效的预测因子(OR=1.105,95%CI=1.032~1.184,P=0.004;OR=1.232,95%CI=1.125~1.349,P<0.001)。ΔPE和ΔVmax预测NAC疗效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37%和28.52%,ΔPE>16.37%、ΔVmax>28.52%提示NAC病理反应有效,ΔPE、ΔVmax和ΔPE+ΔVmax预测NAC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8%、57.14%,78.38%、85.71%,75.68%、91.07%。结论超声定量参数可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参数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CUAW)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危险因素对ICUAW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2月20日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ICUAW将患者分为脓毒症ICUAW组和脓毒症非ICUAW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合并症、是否机械通气、ICUAW患病时间、ICU住院时间、空腹血糖、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转归,以及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镇静镇痛和血管活性药物种类等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优势比(OR),P<0.05为独立危险因素;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ICUAW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ICUAW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非ICUAW组(分:23.05±8.17比15.33±4.89,P<0.05),ICU总住院时间较脓毒症非ICUAW组明显延长(d:15.1±9.2比8.5±3.4,P<0.05),患者好转率较脓脓毒症非ICUAW组明显降低〔45.0%(9/20)比95.0%(38/40),P<0.05〕。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及多重共线性检验,可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为APACHEⅡ、SOFA评分平均值、Lac平均值、机械通气比例、镇痛镇静药物、脓毒性休克、抗菌药物种类、血管活性药物种类7个因素〔OR分别为1.21、2.05、2.26、0.21、1.54、2.07、1.38,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09~1.35、1.42~2.94、1.12~4.57、0.05~0.66、1.03~2.29、1.27~3.37、0.96~2.00,均P<0.05〕。霍斯默-莱梅肖检验P=0.901,预测正确百分比为85%,说明模型拟合度良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和SOFA评分平均值是导致脓毒症患者ICUAW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OR=1.17,95%CI为1.004~1.376,P=0.044;SOFA评分平均值:OR=1.86,95%CI为1.157~2.98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平均值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ICUAW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81、0.905,95%CI分别为0.646~0.928、0.791~0.972、0.828~0.982,均P<0.05;当截断值为19.500分、6.225分、0.375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5%、90%、90%,特异度分别为80%、80%、85%。结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平均值是导致脓毒症ICUAW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二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ICUAW发生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危险因素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在早期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预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早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01例,女性181例,年龄(57.3±10.5)岁(范围:21~86岁)。将患者按2∶1随机分为训练集(588例)和测试集(294例)。构建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包括随机生存森林(RSF)、梯度提升机、弹性网络-Cox回归和Cox回归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衡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综合Brier分数量化模型的预测误差、校准曲线反映模型的拟合情况。比较机器学习模型、竞争模型和HCC分期系统的预测效能。所有模型均在独立的测试集内进行验证。结果训练集内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61.7个月,测试集内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61.9个月,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29,P=0.865)。RSF模型由5个常用临床病理学特征构成:白蛋白-胆红素分级、血清甲胎蛋白、肿瘤数目、肝切除方式和微血管侵犯。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SF模型的C-index值分别为0.758(95%CI:0.725~0.791)和0.749(95%CI:0.700~0.797),综合Brier分数分别为0.171和0.151。RSF模型对早期HCC复发预测的准确性优于其他3种机器学习模型、竞争模型(ERASL模型)及HCC分期系统(巴塞罗那分期、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校准曲线提示,RSF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SF模型可将早期HCC患者的复发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内三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F模型对早期HCC术后复发风险的分层明显优于TNM分期。结论本研究构建的RSF模型集合了5个常用临床病理学特征,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复发风险。

  • 标签: 肝肿瘤 人工智能 预测模型 肿瘤复发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化疗的SCLC患者249例。分析治疗前后血清NSE、Pro-GRP值在各治疗反应组间的差异,分析其对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缓解组及稳定组NSE均较进展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缓解组及稳定组NSE均明显低于进展组(P值均<0.05);与稳定组比较,缓解组治疗后NSE更低(P值<0.05)。治疗后,缓解组Pro-GRP值均较进展组及稳定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NSE值及Pro-GRP在缓解组13.3(11.4,16.9) μg/L和101.8(59.2,350.3) ng/L与未缓解组21.1(15.0,39.0) μg/L和507.0(82.6,2 164.0) ng/L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治疗SCLC患者中NSE可以预示早期疾病进展。治疗后NSE、Pro-GRP越低预示更好的疗效。NSE、Pro-GRP结合对近期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各种人体测量指标在代谢综合征(MS)人群中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MS受试者的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风险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通过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数(cardiometabolic risk index,CMRI)评估心血管代谢风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人体测量指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1)各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腰围身高比(WtHR)、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fat index, VFI)、锥度指数(conicity index, CI)、体形指数(a body shape index, ABSI)、身体圆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 BRI)、腹部体积指数(abdominal volume index,AVI)]MS组明显高于非MS(P<0.05),同时2组的CMRI评分及高心血管风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论在总体人群还是在非MS人群或MS人群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心血管风险随着BMI、VFI、腰臀比、WtHR、CI、BRI、AVI升高而增加(P<0.05)。(3)经ROC曲线分析,BMI、VFI、AVI在总体研究人群AUC值分别为0.767、0.734、0.770,在非MS人群分别为0.844、0.816、0.795,在MS人群分别为0.701、0.666、0.702。对于总体人群、非MS人群,BMI诊断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6.04 kg/m2、24.36 kg/m2,VF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0.25、9.75,AV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7.3 cm2、15.53 cm2。在MS人群BMI诊断青中年男性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为27.63 kg/m2,AVI诊断MS女性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为18.08 cm2。结论BMI、VFI、AVI可用于普通人群早期心血管风险监测,BMI可作为MS青中年男性心血管高风险的预测指标,而AVI可作为女性心血管高风险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人体测量指标 诊断预测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早期预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脏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5 μmol/L)和Hcy正常组(Hcy≤15 μmol/L),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法分析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96例IgAN患者入选,男女比为1.15∶1,年龄(37.01±10.95)岁。高Hcy组62例(31.6%),Hcy正常组134例(68.4%)。与Hcy正常组比较,高Hcy组患者男性比例、收缩压、血白蛋白、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均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较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较严重,细胞/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比例较高(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访(30.0±16.0)个月,基线高Hcy血症是IgAN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002,95%CI 2.019~49.555,P=0.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Hcy组患者累积肾脏生存率明显低于Hcy正常组(Log-rank检验χ2=18.971,P<0.001)。结论Hcy是IgAN肾功能进展的影响因素,高血Hcy水平可作为预测IgAN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同型半胱氨酸 预后 肾功能进展
  • 作者: 王兰 陈勇 许芷菡 严超 张俊 张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25,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CT科研合作部,上海 20131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 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胃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CT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85例伴有腹膜或肝脏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临床因素,包括体力状况(PS)评分、病灶部位、肿瘤指标;收集影像学因素,包括原发灶最长径、最大截面积及CT值、病灶强化是否均匀、CT血管壁外侵犯评分(ctEMVI)、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胃周淋巴结是否融合及坏死、有无融合的大块淋巴结、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及CT值、腹膜转移CT评分、腹膜转移结节最大直径。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指标的组间预后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PFS和OS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和延迟期CT比值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最大截面积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和O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延迟期CT比值及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是PFS的风险因素(P<0.05);PS评分、CA724、原发灶最大截面积、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和腹膜转移CT评分是OS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是晚期胃癌患者PFS的独立风险因素(HR=0.41、2.50,P=0.009、0.006);PS评分、CA724、腹膜转移CT评分是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HR=46.78、6.26、92.92,P=0.026、0.009、0.007)。结论基线CT上原发灶大小、病灶CT值以及腹膜转移CT评分可作为单部位远处转移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线CT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生存预测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转移 生存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前后径(LAD-ap)对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AD-ap中位数将患者分为LAD-ap较大组和LAD-ap较小组,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ACD)和心血管原因死亡(CV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心衰患者558例,年龄(74±12)岁,女性220 例(39.4%)。LAD-ap中位数为44 mm,其中,LAD-ap>44 mm组265例(47.5%),LAD-ap≤44 mm组293例(52.5%)。与LAD-ap≤44 mm组比较,LAD-ap>44 mm组体质量指数较大,收缩压较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较多;新发心衰和冠心病比例较低,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肺动脉高压比例较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较高。随访28(14,60)月,203例(36.4%)患者发生ACD,131例(23.5%)患者发生CVD。LAD-ap>44 mm组ACD(44.2%比29.4%,log-rank P<0.001)和CVD(29.4%比18.1%,log-rank P=0.002)的发生率均高于LAD-ap≤44 mm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协变量后,LAD-ap仍是ACD(调整的风险比HR=1.035,95%可信区间CI 1.013~1.056,P=0.001)和CVD(HR=1.043,95%CI 1.017~1.069,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D-ap是心衰住院患者ACD和CVD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这些患者的危险分层。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房前后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黑色素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118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区域淋巴结转移,采用99Tcm-右旋糖酐行术前示踪显像,术中γ射线探测仪精准定位,切取前哨淋巴结(SLN)行病理活检;原发灶局部行扩大切除重建术;SLN病理阳性患者行区域淋巴结清扫。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8例患者的病史为2~360个月,平均病史为53.6个月。原发灶位于手足84例,甲下27例,皮肤7例。平均Breslow厚度为3.6 mm,合并溃疡72例(61.0%,72/118)。全组患者平均切取SLN 2.8枚,SLN阳性29例(24.6%,29/118),假阴性率为2.5%(3/118)。淋巴结显性转移和远处转移24例(20.3%,24/118),其中远处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7例(5.9%,7/118),单纯淋巴结显性转移8例(6.8%, 8/118),远处脏器转移9例(7.6%,9/118)。全组患者病理分期为Ⅰ期33例,Ⅱ期56例,Ⅲ期29例,5年生存率为69.5%。Breslow厚度为SLN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Breslow厚度、SLN状态、SLN阳性数目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LNB能够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并预测患者的预后,临床应常规开展。

  • 标签: 黑色素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预后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扫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非糖尿病人群中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GI)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纳入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招募的既往无CKD病史的7 407名非糖尿病受试者,依据基线HGI三分位切点分为低、中、高3个组。随访截止时比较不同水平HGI组CKD发生率。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HGI水平是否和CKD事件相关,并检验CKD风险随HGI三分位变化的趋势。结果受试者年龄(56.4±7.5)岁,其中女性4 933名(66.6%),平均随访时间3.23年。随访期间共有107例(1.4%)新发CKD事件。从低HGI组到高HGI组,CKD发病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1%(28/2 473)、1.2%(31/2 564)、2.0%(48/2 370),P=0.016]。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以低HGI组为参考,高HGI组CKD发生风险增加了68.5%(HR=1.685,95%CI:1.023~2.774)。CKD风险随HGI三分位水平增加而增加(趋势P值为0.028)。结论高HGI与非糖尿病患者CKD发生风险相关,HGI或可用于识别CKD高危人群。

  • 标签: 血红蛋白A,糖基化 肾小球滤过率 前瞻性研究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 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