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常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胃肠疾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在手术之后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手术的影响会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出现一段时间障碍,加上很多患者依从性差,容易在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临床表明,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而言,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就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探索分析。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
  • 简介:摘要:早期活动是加速ICU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但受患者自身以及医院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方案、措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早期活动效果差、频率低。为充分发挥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的有益价值,对早期活动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早期活动护理干预经验,优化护理干预策略。

  • 标签: ICU患者 早期活动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并予手术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健康指数量表欧洲五维度问卷(EQ-5D)。   结果: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可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 老年 髋部骨折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作用,总结了影响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因素,指出多学科协作制定早期活动方案、进行疾病认知干预、采用多模式社会支持等干预,可提高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早期活动 体验 进展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本文综述了影响患者早期活动体验的主要因素,指出多学科协作制定早期活动方案、进行疾病认知干预、采用多模式社会支持等干预,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早期活动体验 影响因素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象,随机数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在术后8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为5~10分钟;对照组:50例,患者在术后16小时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同样为5~10分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减轻腹痛腹胀等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早期活动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ERAS)早期下床活动使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原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名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术后2d-4d,研究组患者疼痛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肺功能较于对照组明显增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肺癌 早期下床活动 并发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 ICU机械通气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实验组于术后6h开始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方法锻炼。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率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活动 腹部手术 胃肠蠕动
  • 简介:摘要小儿阑尾炎术后不愿早期下床活动,易导致并发症。针对原因,采取了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活动指导、饮食干预、加强护士责任心等护理干预,解除了影响患儿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阑尾炎术后 小儿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行快速康复护理,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缩短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剖宫产 产妇早期离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活动在预防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术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干预,两组均持续2周。观察两组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速度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 患者 康复护理 早期活动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并予以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实施早期下床活动规范化管理,评价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   结果:入组患者均在术后24h内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较好。   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肝胆外科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起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早期活动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活动方案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出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患者入院时间范围: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以简单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数均40例,前者实施常规活动方案展开护理康复,而观察组采取早期活动方案实施护理,比较2组高龄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三天行走距离与对照组的行走距离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的相比较:P<0.05。另外,观察组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确切有效护理康复手段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早期活动方案 高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 护理康复
  • 简介:【摘 要】背景 加速康复外科(ERAS)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亚重症科室,常规术后监护时长一般不超过24小时,而患者解除常规监护后下床活动是否存在风险尚无定论。目的 通过统计患者术后长时间生命体征异常报警的分布情况,研究通过使用可穿戴监护延长监护时间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风险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使用可穿戴监护的62例消化外科术后患者自术后到出院真实的3327次生理异常报警,对报警的种类、时间分布和患者分布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人均每小时生理报警在0-24小时和24-48小时内分别为0.91次和1.22次,无明显的时间分布差异(p>0.05);在48-72小时内为0.36次,与前两者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布差异(p

  • 标签: 可穿戴监护 早期下床活动 风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膝骨折治疗患者,实施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膝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两个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ADL评分,临床疗效,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情况更为平稳,ADL评分更优。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骨折手术治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维持正常术后关节活动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 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膝骨折 术后 关节活动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综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护理,并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握力、Barthel指数评分、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住院总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握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天数、ICU入住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施行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安全可行,能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握力及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2-2011.2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共102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1.2-2012.2剖宫产产妇共10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妇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肢体按摩,足背及踝关节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使用人工肌泵方法结果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通过早期肢体活动,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肢体活动 剖宫产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将早期活动方案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评估的形式开展探究,共计纳入患者58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所接诊,盲选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29例,将早期活动方案进行运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第三日可行走距离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早期活动方案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