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新型带教模式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带教学习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在本医院急诊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创新型带教模式,统计并分别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护生对创新型带教模式的评价中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教学法相比,创新型带教模式更能提高基层医院急诊临床带教的学习质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与理论创新能力。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诊科 学习质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基层医院急诊护理安全的隐患因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针对基层医院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通过以防患于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护士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结论对基层医院急诊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健全各项护理安全措施,是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基层医院急诊 护理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医院急诊的临床应用,观察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9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性急诊应用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干预,即心理健康护理。结果经过2个月对比护理治疗结果,发现相同症状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情绪状态上、与医生治的疗配合上及和护理人员的关系上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从急诊转入普通病房数量上要多于对照组。结论急诊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树立患者积极主动的康复信心,有利于促进急诊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 应用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 开始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观察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 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 , 可知观察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 让 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结论 : 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分诊 制度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急诊成立于1954年,1952年成立西安市急救中心创伤急救站,是当时唯一一家院前医疗急救专业机构,承担西安地区各类医疗抢救任务,并提供电话急救、咨询等业务。2013年中国西部创伤中心大楼启用,急诊迁至大楼的一楼东侧,面积1500m2,

  • 标签: 医院急诊科 西安市 创伤中心 急救中心 专业机构 医疗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急诊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解热镇痛药物和抗生素地费用和用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1年——2010年我院电脑管理系统急诊药房管理子系统中以上四类药物数据资料,每种药品费用按2001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每种药品的用量折算成DDDs。结果这四类药品的总费用和总用量呈增长趋势,总费用的增长率超过总用量的增长率。费用最高的是抗生素,费用增长率最高的仍是抗生素,其次是抗高血压药物。用量增长率最高的是抗高血压药物。结论我院急诊这四类药品的总费用快速增长,药品价格逐年上升,疾病谱有所变化。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解热镇痛药物 抗生素 费用 用量
  • 简介:急诊医院的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的场所.急诊能否高效率、高质量的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急诊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地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使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速这一重要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面临任务和展望进行探讨,以期对急诊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急诊科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 50 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以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50 例急诊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性护理,总结急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 2 组干预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急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控制。

  • 标签: 急诊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 要: 急诊中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 , 很多时候抢救时间很短 , 且病情复杂 , 往往各个科室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 , 在救治时 , 很可能出现很多突发事件 , 工作预见性难 。 因此 , 这就对急诊护理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急诊护理管理需要注重细节管理 , 能有效地控制护理风险 , 同时也要强调效率和质量 。 但就当前的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来看 , 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 为此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 以供参考 。

  • 标签: 医院,急症室,护理,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希望为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支持。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重症患者中选取231例,对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231例急诊重症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有35例,42例次数,感染率是15.15%,例次感染率是18.18%;其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1.90%;病原菌分布中,G-占55.70%,G+占18.18%,真菌占10.13%,且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较强。结论医院感染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密切相关,若抗生素应用不科学,则会增大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为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同时急诊医师必须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理念,才能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 标签: 急诊科 重症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讨论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对县级医院急诊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一定地探索和分析。

  • 标签: 县级医院 安全文化
  • 简介:目的调查十所部队医院急诊设备条件及管理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急诊演练、物资检查、纪录抽检、操作考核等方式,对所在急诊的设备条件、人员素质、制度落实及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部队医院急诊是一个起点低发展快的专科,其建设逐步引起领导的重视,资金投入较多,设备改善显著,但发展不平衡,在组织管理、设施配备、人员编制、技术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确立急诊的独立专科地位,稳定急诊专业人才,创建一个设备完善,功能健全的急诊,组成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快速反应队伍迫在眉睫。

  • 标签: 医院 急诊科 医疗设备 管理 人员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医院急诊存在的护理风险,探索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时间的督查结果反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护理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护士提供安全的职业环境,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急诊医院治疗各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它具有疾病多样、患者集中、病情复杂、人员流动性大、诊疗操作侵入性强、管理开放等特点。人员流动性大,监控难度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是院内感染爆发的重要一环。由于这些特点,病人在其他部位(例如伤口)较易受感染,影响他们自己的康复过程。分析了急诊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了护理对策。

  • 标签: 急诊科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