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三甲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因素。方法:在三甲医院急诊选出50名护士,结合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分为高分组(每项能力均高于85分)与低分组(<85分),比较护士在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前考核间隔、岗前培训等方面的占比率。结果:50名急诊护士高分组中护师以上职称85.71%,5年及其以上工作年限94.29%,参加岗前培训82.86%,本科及其以上学历88.57%,3月以下岗位考核间隔77.14%,数据普遍比低分组高;核心能力评分均在85分以上,高分组与低分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三甲医院急诊职称高、工作年限长、定期参与岗前培训,岗位考核间隔3个月以下,文化程度高的护士普遍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核心能力 三甲医院 急诊科
  • 简介:摘要以急诊护士为对象,分析其专业性.经验性.流动性及自我价值意识的特点,结合其具有较强的生存需要、渴望被尊重,希望有强大的团队支持及宽松的工作环境等特点,指出目前对医院急诊护士应采取薪酬和非薪酬方式结合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使她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非薪酬 薪酬 激励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护理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护理风险发生,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风险与预防,培树了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提升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有效的防范,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带教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入宣教、带教计划、护生入及出科评估表进行临床带教。通过护理部对实习护生的实习调查,实习日志等进行评价,护生对急诊的带教得到了高度赞同,满意率为95%结果临床不断改进带教模式,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及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 带教 模式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急诊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方法对急诊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原因、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果急诊护士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减轻各种压力。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和激励机制,有助减轻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急诊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救治的132例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全面护理,重症创伤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做好重症创伤患者的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创伤 急诊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沟通技巧培训程序对急诊护士沟通技能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6名急诊护士参加为期6周的心理教育程序,意在改善其沟通技巧。心理教育程序的头3节课程为情感投入和沟通的理论教育,其他课程是以知晓、主动沟通、情感投入技能等认知行为的讨论、角色扮演、课外作业。效果评价采用沟通技能量表、情感投入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结果培训前沟通技能评分为(177.8±20),培训后增加到(198.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感投入评分亦从培训前的(25.7±7)增加到培训后的(3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9例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对于急诊护士的信任度评分由培训前的(76.4±11.2)增加到培训后的(84.6±8.3),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护士的尊重、仁爱、思想充实由培训前的(72.2±8.1)增加到培训后的(8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关心由培训前的(71.3±6.2)增加到培训后的(73.2±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耐心倾听评分培训前为(84.6±9.3),培训后为(89.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评分培训前为(71.1±10.2),培训后为(80.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事件和投诉下降66%。结论“沟通技能培训”可改善急诊护士的沟通和情感投入技能,使患者满意度增加,降低不良事件和投诉。

  • 标签: 沟通技能 培训 护士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在接诊急诊病人时,及时做好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急救药品为临床各科必备的急救设施之一,使用率极高,妥善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随用随上,不延误抢救。对急救药品做到三重把关,既分工协作,又责任到人,大大提高了急救药品管理的有效性。药品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能确保药品在效期内使用及抢救时药品的使用及管理,避免发生药品未及时补充及失效现象,严格查对制度杜绝了用药过程中的差错事故,保证了临床急诊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了护理及医疗工作质量。

  • 标签: 急救药品 管理改进
  • 简介:摘要急诊工作具有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突发事件多、不可预料性强等特点,是护患纠纷的易发场所。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避免护患纠纷的一些做法、尝试。

  • 标签: 护患纠纷 急诊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支气管哮喘是急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以发作性、可逆性支气管痉挛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性疾病。目的讨论哮喘急性发作急诊诊治分析。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发作期以尽快解除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为主,防止进一步恶化或再发,并注意防止并发症。

  • 标签: 哮喘急性发作 急诊科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在急诊接受系统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2名新护士分批到急诊接受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结果新护士经过系统培训后临床工作能力显著提高(P<0.01)。结论急诊新护士通过接受系统培训培养了护士的预见性思维,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激发了新护士及带教老师的学习热情。

  • 标签: 急诊科 新护士 急救技能 预见性思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