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卫生的知晓率,从而达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方法选择易发生感染的15个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卫生指征认知的正确率较高,认知正确率绝大多少在90.0%以上,但对手套的使用和快速手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医院应广泛宣传,营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手卫生意识。

  • 标签: 医院 手卫生 知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按照编号法随机抽取我院的一些病房和诊室,规则为选择编号是偶数的病房和奇数的2个诊室,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方式和表格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然后收集其调查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31%,同时科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病房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门诊而言要高(P<0.05),但不同区域间的护士的差异是不明显的(P>0.05);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41%,比实施手术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还要高(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改善手段。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科医务人员传染病感染的现状,去分析导致感染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诱发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判断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工作时戴口罩(β=1.392,OR=3.493),参加传染病救治(β=1.478,OR=2.839),传染病区工作时间(β=1.388,OR=1.763),是导致感染的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论通过对诱发呼吸科医务人员传染病感染的调查,探讨呼吸科医务人员防止传染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呼吸科医务人员 传染病感染 Logistic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WHO指出,吸烟、饮酒、不平衡膳食、体力活动不足是慢病行为危险因素,吸烟是首要因素,是造成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带头禁烟、提供戒烟服务以及组织宣传、推进控烟立法等全面参与控烟工作。[1]

  • 标签: 医务人员 控烟 责任
  • 作者: 陈虹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陈 虹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感控科,漳州,福建,363000)          【摘 要】目的 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监测水平,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方法 通过督导,分析医院感染监测存在的问题。结果:监测知识掌握不全,监测方法与技术不规范、 监测内容与记录不全等。结论:正确指导科室实施监测工作,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增强感控意识,重视监测数据的意义及反馈,达到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案例的统计分析,探讨加强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意识,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11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分布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监测周期内发生血液体液暴露7人次;医生发生率71.4%;护士28.6%。针刺伤和锐器伤暴露40人次,护士发生率最高占55%。未采取标准预防占63.8%。结论规范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标准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职业暴露的手段。

  • 标签: 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率,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和正确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品管圈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临床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后,极易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尤显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减少传染性疾病感染几率,可以更好地保证医护人员执业安全。

  • 标签: 锐器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病原体定植和传播的最主要媒介,笔者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视不够、依从性较低,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手卫生,医务人员,影响因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洗手依从性现状,探讨切实有效的多模式手卫生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采样监测了解医务人员手污染现状和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制定手卫生感染管理对策。结果医务人员工作中细菌携带率为100.0%,洗手后携带率为10.6%;感染管理干预后洗手依从性由28.3%提高到60.4%。结论医务人员手污染是病原菌传播媒介,必须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的预防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

  • 标签: 管理干预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防控应急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抽样调查27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为77.7%。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掌握率明显偏低。蚤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较高(88.3%);但蜱、螨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很低,只有21.6%和16.7%。鼠疫媒介传播途径掌握率高(89.4%),接触和空气传播途径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0.9%和48.1%。鼠疫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掌握率很低(38.6%)。腺鼠疫、肺鼠疫诊断标准掌握率较高,分别为76.9%和77.7%,但实验室检测中2次采集血清,F1抗体4倍以上增长的掌握率较低。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掌握率65.2%。鼠疫"三不三报"知晓掌握率分别为84.1%和8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业务科室和受教育程度对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和所在业务科室。天津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鼠疫 知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医学统计学知识的需求现状,为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手段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参加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对医学统计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研究热点的统计学需求现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员都认为非常有必要适时开展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及其软件实现是最受学员欢迎的内容;meta分析、多因素实验分析、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是需求较大的授课内容。结论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应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紧贴临床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其建立统计思维,提高科研质量。

  • 标签: 医学统计学 继续教育 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6月,采用现场隐蔽观察法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变化,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28.21%,合格率为10.35%,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68.91%,合格率为60.25%,干预措施后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显著高于未干预前的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结论采取积极的全方位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