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纤维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阶段。制作和选择纤维动物模型,是防治纤维研究的基础之一。本文对目前建立纤维动物模型的几种常用方法的机制、途径、效果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分析了纤维动物模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纤维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和研究方向。

  • 标签: 肝硬化 模型 动物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纤维诊断中采用肝功能指标与纤维指标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肝功能指标与纤维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ST、ALT、LN、IV-C、PC-Ⅲ以及H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肝功能指标与纤维指标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功能指标 肝纤维化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大鼠纤维动物模型,研究壮逐瘀煎防治纤维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大鼠纤维模型,予壮逐瘀煎灌胃,观察其对纤四项及形态学的影响,以大黄?V虫丸为对照.结果:壮逐瘀煎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HA、LN、Ⅳ-C、PC-Ⅲ的水平,并能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程度.结论:壮逐瘀煎具有抗纤维作用.

  • 标签: 壮肝逐瘀煎 肝纤维化 血清学 动物模型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厅课题《白花丹醌制剂新药临床前研究》桂科计字(2009)92号3-1摘要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实验性血瘀证纤维大鼠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方法将SD大鼠40只在进行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第二周大鼠尾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及每八天大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的基础上供给加入酒精的饮用水,并喂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建立血瘀证纤维大鼠模型,第九周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ALT)、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活性、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改变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行为、体征、排便等改变。结果检测表明血清中ALT、AST、TBIL、HA、LN、CIV的含量及证侯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过程中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反应了与血瘀证纤维动物模型的建立成正性关系。

  • 标签: 血瘀证肝纤维化模型 血清学 证侯
  • 简介:摘要我国是乙肝高发区,其中纤维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阶段1。因此早期定量诊断纤维,对于提高治疗以及逆转,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临床将肝脏活检作为诊断纤维的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临床应用受限。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提出可采用无创影像定量检查,其应用价值显著。本文中重点分析CT、磁共振(MR)扫描技术用于纤维的诊断价值,并对各种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为之后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 定量诊断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酒精性纤维是因长期过量饮酒产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慢性肝病。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日益增多,酒精性相关肝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酒精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中酒精性纤维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积极治疗纤维,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酒精性纤维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有限,特别是早期的无创诊断方式还有待完善,针对纤维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仍然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对酒精性纤维的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多学科配合以预防和治疗酒精性纤维

  • 标签: 酒精 酒精性肝病 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纤维是各种致病原因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在内过多沉积的病理过程。在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作用于窦周间隙静止的星状细胞(HSC)使其转变为激活状态,继而增殖,合成ECM。因此认为激活的HSC是产生ECM的主要细胞,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目前认为,进展性纤维具有可逆性。药物旨在通过抑制HSC的激活、诱导其凋亡和防止ECM的沉积等。近年来,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和方剂抗纤维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针对纤维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纤维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中药抗纤维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

  • 标签: 中医药 肝纤维化 机制
  • 简介:摘要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领域。星状细胞是纤维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细胞。以星状细胞为靶标,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某些目的基因表达,是纤维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RNA 干扰 肝星状细胞 基因
  • 简介:殷文慧等[12]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酒精性纤维腹水32例,哪些药能治疗纤维,依椐辨证将32例酒精性纤维患者分为郁湿阻型、脾虚湿困型、湿热蕴结型、脾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进行治疗

  • 标签: 中药疗法 疗法研究进展 纤维化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中Hp感染状况以及纤维的关联。方法:慢性肝病150例,采用放免法检测HA、LN及IV—C;金标法查Hp—cagA;^14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HTYl001HP测试仪,如≥100qpm/mmolCO2判定为有Hp活动性感染;胃镜下取胃窦及胃体黏膜组织2块,行Hp的组织学涂片检查。结果:Hp在慢性肝病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慢性肝病组Hp阳性者血清HA、LN及IV—C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慢性肝病中Hp阳性率明显增高;Hp感染与纤维的发生有关。根除Hp治疗对阻断或预防纤维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 胃镜
  • 简介: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纤维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6例纤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纤维血清学四项指标,复查肝功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IV-C和PCⅢ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低,A/G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研究组肝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乏力、纳差和腹胀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在抗纤维、改善肝功和症状体征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护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当归补血汤 临床研究
  • 简介:经扶正淤方治疗后DMN纤维大鼠肝脏内HSC凋亡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表明促进活化HSC凋亡可能是扶正瘀方治疗纤维的重要机制,复方鳖甲软片治疗纤维

  • 标签: 中药抗 抗肝 纤维化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的水平变化与男性纤维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30例健康男性、30例男性慢性肝炎、3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的E1、E2、E3。结果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E1、E3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或P<0.01)。三组的E2水平逐渐增高,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并且雌酮、雌三醇的升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关系,测定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疗效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肝纤维化 雌酮 雌二醇 雌三醇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自拟中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抗纤维的临床疗效,得出自拟中药在抗纤维方面优于西药治疗。

  • 标签: 自拟中药 肝纤维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轻、中、重度)、肝硬化组的血清HA、LN、PⅢNP、CⅣ。结果4项指标中最早表现为HA的升高,在急性肝炎开始升高,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PⅢNP在急性肝炎组未升高,轻度慢性肝炎中已显示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CⅣ在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LN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有升高(P<0.05),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在纤维诊断、病程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炎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HA LN PⅢNP CⅣ)
  • 简介:纤维是指在损害因子持续刺激下肝细胞发生炎症及坏死时,纤维结缔组织产生的异常增生病理过程。纤维是很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慢性肝病的结局之一[1]。而晚期纤维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功能衰竭等疾病[2]。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肝细胞功能 纤维结缔组织 门脉高压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都可导致纤维形成,并可进一步发展至肝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脂质组学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已经在纤维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现介绍脂质组学技术,以及探讨脂质在纤维中的致病机制、脂肪毒性生物学标志物和新兴治疗靶点的研究,并对未来纤维领域的脂质组学发展提出展望。

  • 标签: 脂质组学 肝硬化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