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治疗对创伤病人的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焦虑、抑郁的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躯体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创伤 心理治疗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模式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对女性性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治疗阻力,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女性性病 心理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宗教信仰在心理疾病患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信仰宗教的人往往表现出直觉思维的模式特点。这种思维的结果是假说偏差和组内/组外偏差。宗教对心理治疗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宗教可以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宗教还提供了替代依恋对象;宗教倡导宽恕,有助于调节情绪和行为。宗教信仰产生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会影响心理治疗过程,而且宗教也会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宗教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宗教都是外部控制的,这与心理治疗倡导的自由探究和自我发展的原则相矛盾。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疾病患者在宗教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上,是导致二者潜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心理健康从业者需要对宗教信仰及其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重新再认识。

  • 标签: 宗教信仰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社会 社会认知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性抑制为主要临床特征。抑郁症患者半数会出现自杀观念。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1。因此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咽部异感症的综合治疗,尝试非正式心理治疗配合简单中药治疗对它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的是非正式支持性心理治疗同时配以简单的中药口服,连续30天,并随访2月以上。结果通过心理的帮助和配合简单中药治疗,病人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总有效率66.7%。结论非正式支持性心理治疗配以简单的中药治疗能有效治疗咽部异感症。

  • 标签: 咽部异感症 非正式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2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是最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同时会导致很多不良行为发生,对这样人群就应该进行及时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努力提高不孕症患者治愈率和妊娠率,如果不能进行根治,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进行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定期卫生宣教活动。针对这样人群心理问题,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进而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也就是要能有效减轻不孕患者精神压力问题,使患者能够很好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不孕不育 患者 心理治疗 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04-01
  • 简介:摘要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自于西方诞生、发展到形成一定体系和规模以来,业已为无数心理病症的患者带来福音。本文以心理治疗的研究现状,心灵关怀的研究现状,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差异,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结合以及对心理治疗未来的展望为顺序行文,探索并总结了心理治疗由医学模式到人文模式转变的发展内在线索,研究了心灵关怀的本质问题,深入剖析了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具体差异及结合的可行性、必要性、现有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创性地提出了“心灵关怀师”的构想,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对我国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 标签: 心理治疗 心灵关怀 医学模式 人文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元分析在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文献法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追行整合。结果大多数元分析研究所得到的平均效果量大于0.5,这意味着心理治疗的效果是比较显着的。结论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追一步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变量的研究,而要更多了解多重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治疗 元分析 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 简介:本文考察了心理治疗史的百年发展,从千差万别的治疗流派中发现了两种较为典型的治疗模式,即以古典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医学模式和以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为代表的人文模式,从总体上看,在心理治疗的三大主要的理论体系中,人文模式的出现晚于医学模式从第一理论体系的内部的发展进程上看,同样表现出由医学模式向人文模式的演进。因此,从不同理论体系发展的殊途同归这一总体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心理治疗领域,由医学模式向人文模式嬗

  • 标签: 心理治疗 医学模式 人文模式 心理疾病
  • 简介: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心理治疗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2年1月8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4,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1922年,罗杰斯上大学三年级时,作为全美10名代表之一到中国北京参加"世界学生基督徒联盟会议",这一阅历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宗教信仰。

  • 标签: 卡尔·罗杰斯 当事人为中心 心理治疗与教育
  • 简介: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杀大学生在心理上具有低自我认同、现实无助感、生活无意义感三个显著的特征。叙事心理治疗采用问题外化、发现独特结果和丰厚替代故事等方法,对大学生形成积极自我认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重构生命意义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叙事 心理干预
  • 简介:归因疗法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展了运用归因理论于治疗实践的两种一般模式:“真归因疗法”引导患者用准确的归因代替错误的归因,“误归因疗法”引导患者用不准确而有益的归因代替准确而有害的归因。归因疗法受到了其他心理治疗理论的怀疑和批评。

  • 标签: 归因疗法 归因理论 真归因疗法 误归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探讨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和步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访谈法、认知疗法及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并结合元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中情感组织者技术对一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大学生在没有使用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和放松训练,问题已经基本消除。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于普遍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元认知 潜意识情绪 放松训练
  • 简介:综合医院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一直缺乏较好的操作模式.通过分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必要的心理干预在临床科室的缺位,提出介入心理治疗这一操作模式,并对其概念、特点、必要性及可行性加以论证,继而论述具体运行方案,并对本模式存在的不足加以讨论.

  • 标签: 精神卫生服务 医院管理 医疗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荔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及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总共8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心理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SAS评分、SD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心理治疗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中医心理治疗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由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估患者心理焦虑情绪;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QS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Q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心理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