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改良支架置入术后降低血管成形术后期并发症危险评分(CADILLAC)系统,比较改良CADILLAC、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TIMI)3种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经急诊胸痛快速通道收治心内科住院的169例STEMI并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30 d内与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参考CADILLAC评分设置,建立改良CADILLAC评分系统。分别计算患者入院后改良CADILLAC、GRACE及TIMI评分分值,并记录患者发病后30 d内因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病例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3种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行PCI术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69例STEMI患者PCI术后30 d内因CVD共死亡16例,实际病死率为9.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0.2 mV、心肌肌钙蛋白I(cTnI)增高、收缩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上述预测因素联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0.40构建改良CADILLAC评分系统。死亡患者GRACE、TIMI及改良CADILLAC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GRACE评分(分):197.60±31.83比149.81±36.72,TIMI评分(分):11.21±2.13比7.27±1.97,改良CADILLAC评分(分):12.60±2.52比6.96±2.17,均P<0.05〕。3种评分危险分层越高,患者PCI术后30 d内因CVD的病死率越高〔GRACE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41%(2/83)、9.61%(5/52)、26.47%(9/34),TIMI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12%(3/96)、12.82%(5/39)、23.53%(8/34),改良CADILLAC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19%(3/94)、7.69%(4/52)、39.13%(9/23),均P<0.01〕。GRACE、TIMI及改良CADILLAC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30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95%可信区间(95%CI)为0.702~0.923〕、0.725(95%CI为0.666~0.812)和0.882(95%CI为0.732~0.936),均P=0.000;其预测准确性的敏感度分别为81.59%、78.65%、89.26%,特异度分别为78.62%、57.12%、75.54%。结论GRACE和改良CADILLAC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死亡风险有预测价值,且改良CADILLAC评分预测更为准确;而TIMI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作用较差。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 改良支架置入术后降低血管成形术后期并发症危险评分 死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期间于本院产科行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产妇。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护理风险管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性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患者PANSS总评分、CG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共4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2月10日,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性电休克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奥氮平治疗。结果观察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GI评分以及PANSS总评分、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P<0.05)。结论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性电休克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奥氮平 齐拉西酮 改良性电休克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记录患者的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4.0%及94.0%,对照组分别为5%及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手术时间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减少,且复发率无明显增加,3年存活率无明显降低,说明此种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预后所需时间 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施以保乳手术治疗以及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6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凭借数字奇偶法完成分组;对照组早期乳腺癌疾病治疗工作开展期间,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方案;观察组早期乳腺癌疾病治疗工作开展期间,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对最终两组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观察组早期乳腺癌患者表现为显著减小(P<0.05);同对照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外形评价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早期乳腺癌患者表现为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早期乳腺癌疾病治疗工作期间,保乳手术的顺利实施,对于平均引流量等指标的改善以及乳房外形评价优良率的提高可以加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能力。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手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保乳术组接受保乳术治疗;改良根治组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保乳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良根治组;保乳术组36例患者的乳房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良根治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发率与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安全性更高,患者乳房美容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用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4只;腹腔感染组24只;模型组24只。首先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建立6 h后行剖腹手术,轻轻取出全部小肠置于两层湿纱布之间,用带有滑石粉的手套进行手术操作,用盐水棉签从小肠末端自下而上到幽门环擦拭小肠浆膜层,反复6次,共15 min。分别于第3、5、7天处死大鼠,行胃肠道传输速率测定和腹部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术后观察肠管粘连情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kit原癌基因蛋白(C-kit)表达。组间比较先采用One-way ANOVA检验,之后采用Dunnet 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胃肠道传输速率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1.25±2.68)%、(21.90±0.96)%、(21.17±2.47)%;而对照组分别为(62.61±3.25)%、(59.76±4.92)%、(57.18±4.30)%。腹腔感染组分别为(50.66±5.95)%、(48.89±3.15)%、(47.58±3.74)%,模型组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924、228.536、193.761,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SOD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63.12±18.50)、(260.14±29.53)、(261.43±47.92) U/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6、28.863、37.244,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MDA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7.36±1.38)、(6.14±1.02)、(6.49±0.65) nmol/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2、11.190、16.156,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iNOS阳性表达显著增强,C-kit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模型与临床上发生的炎性肠梗阻指标基本一致,该方法能成功建立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肠梗阻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改良根治术的1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保乳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形优良率、预后情况(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4)低于对照组(13.71%,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外形优良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81.45%,10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术中引流量和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乳房外形优良率,满足患者美观需求,且预后良好。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并发症发生率 乳房外形优良率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人工晶状体脱位31例(31只眼),均采用以8-0聚丙烯缝线行"单向四环"技术联合无线结巩膜间"Z"字缝合的改良微创悬吊手术。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BCVA, logMAR)为0.48±0.31,优于术前的0.74±0.46(P=0.001);眼压为(17.65±1.85)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17.77±3.92)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476.87±437.95)个/mm2,低于术前(2 601.39±470.61)个/mm2(P<0.001);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微创悬吊术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早期效果良好,可改善视力,无并发症。

  • 标签: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人工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康复支持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实施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展开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改良康复支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智能与运动发育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护理干预当中,通过实施改良康复支持护理模式可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智能以及运动功能发育,在进行护理模式实施过程注意把握规范,该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康复支持护理模式 早产儿 早期护理 应用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术后随访。结果保乳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改良根治组(P﹤0.05)。患者的3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美容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是早期(Ⅰ、Ⅱ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
  • 简介: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 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16.5±2.2) ml、手术时间( 114.3±21.2) min、引流量( 287.6±37.7) ml、住院时间( 9.7±3.2)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48.1±2.0) ml、( 156.2±22.7) min、( 566.9±46.8) ml、( 13.5±2.8)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 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 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保乳手术 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早期的病人110例,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参照组,探究组采取保乳方法进行治疗,参照组选用改良根治术,对比临床成效。结果探究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失血量、创面情况、乳房外观情况都与参照组相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上乳腺癌早期的患者,保守地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对乳房外观影响不大的同时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乳腺癌早期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用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0例本院近年确诊乳腺癌早期阶段患者相关资料,以手术方案差异分为A组与B组,分别接受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各有30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记录不同手术方案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A组各项数据相比而言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患者乳房美观程度及并发症概率等均优于B组,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用保乳术治疗相对于改良根治术而言无论对患者机体创伤程度或者预后效果均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期乳腺癌早期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46例患者行保乳术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手术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而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总满意29例,满意度为67.44%(29/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总满意41例,满意度为89.13%(41/46),两组患者满意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接受保乳术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再对其进行长达5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近远期效果良好,美容效果满意,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目的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拈纸团的方式将本院中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间接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纳入23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患者实行保乳手术。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转移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中共3例转移(13.04%),2例局部复发(8.70%),共11例出现并发症(47.83%),而实验组中仅1例出现并发症(4.35%,2例局部复发(8.70%),1例转移(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种手术方案对比可以得出,保乳手术较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转移率也略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乳腺癌是中年女性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榜首1。目前,乳腺癌多数患者超过40岁,但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还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拈纸团的方式将本院中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间接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纳入23例患者。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3-49岁,平均年龄(39.2±3.5)岁,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为37-52岁,平均年龄(40.1±3.8)岁。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异常者,且能够正常配合相关治疗,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改良根治术,首先开一个纵梭行或者横梭创口,注意创口的位置应该和肿瘤附近保持3cm左右,将皮肤切开后分离皮瓣,将锁骨下方血管分开后,实行病理检查,确定其边缘为阴性后将腋下淋巴结清理,清理至背阔肌,和腋静脉位置即可,将所有淋巴结清洗完毕后做好创面清洁工作,防止引流管于患者的胸壁和腋下,随后缝合创口包扎。实验组患者实行保乳手术,按照患者肿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口位置,随乳晕弧形切开,切除肿瘤周围3cm左右的组织,将钛夹放入局部内,然后根据患者的乳腺情况将乳腺叶或者腺叶段切除,将切除的组织处理完成后进行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所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应切除更大的范围,直至检查标本为阴性为止,随后检查患者的淋巴结,结果阴性的患者方可实行保乳手术。手术时注意调整乳头的形状,避免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且保证弧形自然,随后置入引流管,缝合创口后进行包扎。1.3评价标准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转移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有效性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转移率以及复发率计数资料均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本文的一般资料中其年龄信息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 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16.5±2.2) ml、手术时间( 114.3±21.2) min、引流量( 287.6±37.7) ml、住院时间( 9.7±3.2)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48.1±2.0) ml、( 156.2±22.7) min、( 566.9±46.8) ml、( 13.5±2.8)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 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 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and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The clinical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eeding volume (16.5 ± 2.2) ml, operation time (114.3 ± 21.2) min, induced flow (287.6 ± 37.7) m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9.7 ± 3.2) 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8.1 ± 2.0) ml, (156.2 ± 22.7) min, (566.9 ± 46.8) ml, (13.5 ± 2.8)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4.6%)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significant, not only the operation index is bett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 but also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s low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取保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并发症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皮下积液、1例上肢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出现1例上肢水肿,2例皮下出血,3例皮下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