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我们科室ICU患者特点及导致发生静脉的危险因素,护理方面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使ICU病人致死和致残率下降。

  • 标签: ICU 深静脉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科盆腔术后并发静脉护理的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份至2017年4月份收治的30例妇科盆腔术后并发静脉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我院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我院护理人员提供了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护理,所有患者的患肢均消肿,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的结果显示,8例患者的静脉再通,22例患者部分再通,伴随周围的侧支循环。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发现29例均表现出静脉再通或者部分再通,1例仍伴随轻微的患肢肿胀与轻度静脉曲张,预后效果十分良好。结论针对妇科盆腔术后并发静脉的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包括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护理在内的全面性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促进深静脉的再通,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妇科盆腔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静脉(DVT)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并进行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的总结。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1年11月DVT患者28例,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行髂股静脉造影明确血栓的部位与程度。对所有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采用导管溶栓、扩张球囊破栓。若球囊对狭窄部扩张疗效较差者,则植入支架,3例髂总静脉植入支架。对髂、股静脉开口闭塞者行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根据溶栓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如团注、滴注和双路法。结果28例滤器放置成功率位100%,留置导管时间为3-8天,平均为6天。治愈为22例,有效为6例。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急性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静脉形成是外利手术及长期卧床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死亡率很高。1下肢静脉形成,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发生在高龄病人术后及康复的过程中,此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30%~50%。2近年来,对预防下肢静脉形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重点介绍其诱发因索、风险人群预测、预防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处置方法。

  • 标签: 术后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集的109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静脉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6例发生下肢静脉,发生率为5.5%。6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及溶栓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静脉的预防,加强用药观察及溶栓后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超声诊断在临床医疗体系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基于影像图确认患者体内病灶位置,从而确保整体病情状况能够被有效识别,并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水准;同时更能够凭借血液观察与回声装置,确保内部病理特征获取更加全面,以便为后续临床医疗环境中的病理库构建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本文根据下肢远端静脉的超声诊断技术展开分析,在明确技术应用价值和技术诊断的措施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临床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完善且良好的参照。

  • 标签: 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0例下肢静脉形成病人的治疗和对对其中220例病人的随访,观察药物溶栓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0例下肢静脉病人(321侧)均在2周内分别应用尿激酶30~50万单位静脉推注。及rt-PA1.5mg静脉输注。结果全组病人药物溶栓治疗近期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220例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个月。症状消失为150例(68.2%),肢体出现静脉曲张35例(15.9%),皮肤色素沉着25例(11.4%),溃疡例10(4.5%)。结论药物溶栓治疗静脉方法简便,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对骨科手术后静脉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76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另外选取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者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其进行抗凝药物、观察和活动等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下肢静脉、下肢肿胀及疼痛、肺栓塞等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组的发生率为7.9%,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骨科手术后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静脉形成的概率。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文章回顾性综述了静脉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对发生静脉形成的影响因素、药物和机械的预防方法和健康宣教、观察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提出对静脉形成的关键应以预防为主,有效的预防方法可最大程度上降低静脉形成的发生。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下肢静脉形成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并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下肢静脉患者为参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前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将获取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确诊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各项检查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下肢静脉形成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极为确切,能够很好的为患者确诊,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足底静脉泵结合依诺肝素预防下肢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9月到 2019年 7月我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 46例采用 A、 B、 A、 B组。每组 23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气垫床、注射依诺肝素、消肿等处理,待病情许可后择期手术治疗。 A组患者入院后即行冷敷、消肿、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预防下肢静脉治疗, B组患者入院后行冷敷、消肿、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足底静脉泵治疗。取患肢肿胀程度、各组张力性水疱发生例数及术前 B超静脉发生率对比。结果 在患肢肿胀程度及张力性水疱方面加用足底静脉泵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足底静脉泵可有效减低患肢肿胀程度,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抗凝 依诺肝素 小腿 -足底静脉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静脉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因下肢骨折住院的患者70例,从中随机抽取35例设为对照组,其余35例设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基本相同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1.43%71.43%),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94.29%77.1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下肢骨折静脉形成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以及产褥期静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收治的68例妊娠以及产褥期静脉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干预组下肢静脉管腔再通率为94.12%(32/34)与对照组76.47%(26/34)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妊娠及产褥期静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下肢静脉管腔再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及产褥期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患者实行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时的护理和观察、预防肺栓塞的观察等几项措施;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13例经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作用。

  • 标签: 患者 术后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就 EICU 收治患者出现静脉的相关原因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EICU 于 2018 年 10 月 ~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增加了静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此类患者出现静脉的原因包括长期卧床、心肺衰竭、肌肉松弛药物作用等。但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的几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EICU 接收的患者采取静脉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EICU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内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27例确诊为下肢静脉的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采用溶栓、抗凝、活血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化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治疗前后行血管彩超检查,症状对比,评估疗效。结论采用以尿激酶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简便。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