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藻酸盐敷料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压力损伤患者采用单双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命名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16例,分别给予不同换药方式,对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记录并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Ⅲ级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用于Ⅲ期及以上压疮创面换药,外用透明贴敷盖粘贴固定,操作简单,便于护理观察创面情况,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并降低了患者的费用支出,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伤口敷料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压力损伤患者66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换药护理,试验组则基于对照组使用新型伤口敷料,对比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新型伤口敷料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普外科50例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以及Norton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压力损伤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普外科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3M液体敷料对PICC留置患者局部皮肤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 年6月-2021年10月242例静脉治疗门诊PICC留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换药后采用3M普通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实验组常规换药后在PICC穿刺处周围均匀应用3M液体敷料,涂抹范围大于贴3M普通透明敷贴皮肤范围,然后再应用3M普通透明敷贴。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实践,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比例,并根据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统计。结果  实验组120例中,2例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对照组122例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38例,对照组患者导管舒适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液体敷料是预防PICC穿刺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患者情绪稳定,导管舒适度明显增加,感受良好,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 标签: 3M液体敷料 PICC 过敏 MARSI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损伤1.67%,3期压力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损伤7.50%,3期压力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护理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损伤护理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预防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成55例。经围术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发生压力损伤情况给予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脊柱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护理策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81%,较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总发生率的10.90%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有可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采取带有针对的围术期压力损伤的防护干预对策,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柱骨科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损伤1.67%,3期压力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损伤7.50%,3期压力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护理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预见性护理预防患者压力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为一个时间范围,从我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行预见性压力损伤预防护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床垫等,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患者压力损伤的方法。通过定期评估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并探索更有效的预见性护理策略。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预防 患者 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与外科患者院外压力损伤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内科与外科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两组院外压力损伤危险因素,展开季节与单因素压力损伤发生几率对比。结果:夏季与冬季均为压力损伤的高发季节,外科组与内科组患者两组季节变化下压力损伤发生几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几率内科组高于外科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内科 外科 院外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卧床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我院40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施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压疮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1)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观察组护理后压疮评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卧床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小压力损伤风险,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

  • 标签: 老年 卧床 预见性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NICU危重患儿在预防压力损伤护理中应用流体体位垫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22年11月-2023年3月期间60例NICU危重患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均实施常规预防压力损伤护理,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流体体位垫预防压力损伤。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0,30例危重患儿使用流体体位垫,均无压力损伤发生,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23.3%,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流体体位垫 NICU危重患儿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压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5例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压力损伤情况,并采用医院自制基线资料问卷,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找出可能影响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压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压力损伤12例,发生率为14.12%;两组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氧合指数、压力损伤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高、伴有低蛋白血症、氧合指数低、压力损伤风险评分高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压力损伤可能受到APACHEⅡ评分高、伴有低蛋白血症、氧合指数低、压力损伤风险评分高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 呼吸衰竭 压力性损伤 低蛋白血症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手术体位相关损伤风险评估量表(ELPO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识别围手术期压力损伤高风险因素。方法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前瞻队列研究,收集人口学和临床变量与围手术期压力损伤风险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ELPO量表对围手术期压力损伤的预测能力。采用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人口学、临床变量与围手术期压力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328例围手术期患者中,178例(54.3%)患者ELPO≥20分,即存在发生压力损伤较高风险。ELPO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可信区间(95%CI)0.687~0.792)],灵敏度为67.53%,特异度为78.54%,阳性预测值为80.78%,阴性预测值为61.65%。女性、老年人、体重指数异常(消瘦或超重)、糖尿病及血清白蛋白降低与围手术期压力损伤发生的风险明显相关(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发生PI与年龄、BMI、手术体位、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降低术中PI发生风险。

  • 标签: 骨科手术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骨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就诊的5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PDCA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状况、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 压力性损伤 PDCA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