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压力损伤高危患者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筛选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创面修复科收治的压力损伤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30例,品管圈活动)。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品管圈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并且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品管圈 品管圈 构建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神经内科高危压疮患者应用压力损伤防护软件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将患者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力损伤防护软件对高危压疮患者实施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身体各部位的局部压力以及术后48h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肩胛部、小腿部、足跟部以及骶尾部压力低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损伤防护软件可有效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创的严重程度,并根据评估分数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轻皮肤局部受压压力,有利于提高压疮预防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高危压疮患者 应用 压力性损伤防护软件 效果分析
  • 简介:情绪病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都市病,它是指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特质的疾病,包括抑郁、惊恐、忧虑、烦躁或紧张等情绪病症,甚至出现身体病症,如头痛、失眠、疲倦及原因不明的疼痛。

  • 标签: 情绪困扰 高危人群 病症 忧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降低脊柱骨科患者院内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脊柱骨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未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脊柱骨科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了解120例患者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皮肤压力损伤率的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皮肤压力损伤发病率为29.17%,对照组患者皮肤压力损伤发病率为57.5%,实验组皮肤压力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脊柱骨科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压力损伤发病率,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素质,对于促进患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脊柱骨科 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口腔癌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使用集束化护理有无降低患者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有无明显不同。方法 在本院进行口腔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70例开展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平均。对照组常规使用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皮损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加以对比,观察护理应用的价值和效果。结果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压力皮损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一些。结论 临床口腔癌手术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之后,患者的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护理应用 口腔癌 手术后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损伤发生高危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护理措施。方法:择在我进行造口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n=140例,统计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依据因素提出针对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发生42例发生压力损伤,发生率为30.00%。造口术后未发生压力损伤与发生压力损伤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具有显著差异。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贫血、下床活动次数以及低蛋白血症是造口术后发生压力损伤高危因素(P<0.05)。结论:造口手术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下床活动次数均是术后发生压力损伤高危因素,依据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护理措施时降低褥疮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 标签: 造口手术 压力性损伤 高危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自制水垫预防危重病人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住呼吸监护室危重患者120例,采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的感觉、皮肤湿度、活动情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及摩擦力进行评分,评分均≤12分,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压力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压力损伤好发部位使用自制水垫预防。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11人发生压力损伤,其中骶尾部01期6例,骶尾部02期3例,足跟部02期1例,脚踝处01期1例。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2例发生压力损伤,均为骶尾部01期压力损伤,未发生02期及以上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3.33%。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水垫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且水垫制作简单、取材和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制水垫 预防 危重病人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危重症患儿压力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危重症患儿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并减少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损伤的发生,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结构化皮肤护理 小儿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论对因循证预防在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对因循证预防(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压力损伤危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1,P=0.000)。护理之后观察组皮肤潮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9,P=0.000))。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它可以有效降低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急性压力损伤的风险,改善皮肤潮湿状况,更好地防止急性压力损伤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卧床患者在采取强化护理管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取47例我院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24例)和对照组(n=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和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7.39%(P

  • 标签: 强化护理管理 老年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 作者: 朱亚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6-0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7期
  • 机构: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宿迁223600                                                                                                             
  •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压力损伤、失禁性皮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为此类患者寻找最佳护理方案,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我院重症脑卒中肌力3级以下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Kano管理模式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失禁性皮炎(IAD)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压力损伤、IAD发生率为2.08%、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909、4.019,P=0.027、0.04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够预防压力损伤及IAD,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失禁性皮炎 Kano模式皮肤护理
  • 作者: 朱亚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6-0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7期
  • 机构: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宿迁223600                                                                                                             
  •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压力损伤、失禁性皮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为此类患者寻找最佳护理方案,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我院重症脑卒中肌力3级以下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Kano管理模式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失禁性皮炎(IAD)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压力损伤、IAD发生率为2.08%、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909、4.019,P=0.027、0.04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够预防压力损伤及IAD,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失禁性皮炎 Kano模式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损伤分期阶段护理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42例压力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分期阶段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1例:分期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舒适感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压力损伤患者分期阶段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躯体舒适感,促进疾病愈合,减少平均治疗费用。

  • 标签: 分期阶段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390例为观察组1,与此同时选择院外带人及院内发生压力损伤患者82例为观察组2;另选择2021年1-12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323例为对照组1,与此同时选择院内及院外发生压力损伤患者76例为对照组2。比较压力损伤小组管理前后压力损伤高危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院外带入及院内发生压力损伤患者治愈好转率,临床护士压力损伤护理知识考核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1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1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0,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小组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压力性损伤患者治愈好转率 护理知识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临床压力损伤治疗中采取压力损伤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80名压力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患者。观察组将采用压力损伤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将继续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高危压力损伤的发病率和痊愈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 优良率
  • 简介:很多人一听到“癌症”这个词,立刻谈“病”色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史莱伯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以上,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持续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它器官。

  • 标签: 高危人群 癌症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不良生活习惯 侵犯身体 罗伯特
  • 简介:<正>据《亚洲医学新闻》1997年4月2日载菲律宾肺病中心的Manalo在菲律宾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第18届年会上称,对以前感染过结核病(TB)的人必须进行化学预防以防止疾病复发。以前感染过TB的人,结核菌停留在身体内,如宿主的防御机制完善,则疾病被遏制。如因任何原因使宿主的防御机制遭到破坏,则发生细菌增殖和疾病复发。药物预防

  • 标签: 药物预防 化学预防 疾病复发 菲律宾 感染 机制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门诊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相关行为及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2012-2014年对来黄石市中心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223例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取其血样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在干预3月后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性病门诊患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性病门诊就诊者223人,多为在婚,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最多,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者2例(0.9%),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8例(3.6%)。结论性病门诊高危人群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以遏制梅毒、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和传播。

  • 标签: 梅毒 艾滋病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