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阴茎海绵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其手术前和手术后2~10个月内,采用彩超对阴茎海绵体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等进行检测。对比术前、术后上述各项血流指数的变化。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手术后的勃起效果。结果术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平均PSV(44.6cm/s)与术前(42.0cm/s)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RI平均1.0高于手术前0.79(P〈0.01);手术后背深静脉未见血流。患者术后阴茎勃起效果良好。结论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后可改善其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从而改善阴茎的勃起状况。

  • 标签: 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 彩超
  • 简介:摘要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VED)在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占大部分,在临床中常常合并其他类型ED而被忽视,生活方式、精神因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可导致VED。如今对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进一步明确,所以在其诊疗方面就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本文将静脉性ED现有诊疗研究进行综述,为大家对静脉性E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阳萎,血管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老年患者手术需接受麻醉,但这种麻醉又会对其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麻醉手段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本文主要以全凭静脉麻醉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方向与具体内容。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 针对儿科患者静脉穿刺时需由两名护士配合操作,费时费力,单人操作成功率低,反复穿刺易引起患儿痛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儿多功能静脉穿刺治疗车,可独立操作,减轻了劳动力,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更方便护理工作。

  • 标签: 多功能静脉穿刺治疗车 独立操作 有效约束 减轻痛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合并病理性穿通静脉患者行腔内环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18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CVI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剥除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n=25)、激光组(环激光治疗,n=45),2组疗效比较。结果:术前比较2组疾病状况、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术后与剥除组比较,激光组VCSS评分更低,CIVIQ评分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激光组并发症率(4.44%)低于剥除组(32.00%),x2=9.966,p=0.002,P

  • 标签: 病理性穿通静脉环激光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疾病严重程度 生活质量 手术指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辛伐他丁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5月~ 2020年 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118例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9例。根据入组患者的脑血栓症状给予相关常规治疗,此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阿司匹林 +辛伐他汀治疗,疗程为 6个月。随访半年,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差异,采用酶法、肝素 -MnCl2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酰甘油( TG)、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并通过 Bar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 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IMT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TG、 TC、 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TG、 TC、 LDL-C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 <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 0.05), 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P < 0.05)。 结论 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缩小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降低了血脂,减轻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采取综合康复理疗方案后对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病例资料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综合康复理疗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理疗方案对老年脑梗塞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后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后神经功能缺损 综合康复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现代康复医学治疗联合使用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66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参照组应用现代康复医学治疗,研究组添加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对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针刺 现代康复医学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方案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手功能的疗效。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70例,均为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医院接收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实施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n=35),一组为对照组实施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n=35),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指缺损部位愈合时间、供区皮肤结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中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于促进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皮瓣修复 手指小面积缺损 手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伤害。

  • 标签: 立体定向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上一年度我院诊治的脑血栓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D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采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神经功能缺损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ED)技术研究婴幼儿单纯VSD左室舒张功能,并对其症状和体征的起因作了初步探讨。方法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7超声诊断系统,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M型检查时用5Mz探头,记录多普勒血流速度用2.5Mz探头。结果婴幼儿VSD合并CHF临床症状或体征者的57%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由于CHF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提示临床上对有CHF症状或体征的VSD患儿应结合PDE评价心功能,并对其合理治疗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患儿 单纯室间隔缺损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于本院实施诊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划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治疗,比较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得到改善,但是联合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无显著差距,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下降,与参照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辛伐他丁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根据入组患者的脑血栓症状给予相关常规治疗,此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随访半年,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差异,采用酶法、肝素-MnCl2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通过Bar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MT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缩小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降低了血脂,减轻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