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解冠心病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真实体验的质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 2023年6月心内科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00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的真实体验。结果患者初次PCI术中体验可大致归纳为身体控制剥夺、情绪冲击、术中决策的挑战、应对策略、术中支持的需求。结论重视冠心病患者PCI 术中感受,积极完善各项医疗服务措施,能改善PCI患者术中体验。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真实体验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术虽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比单纯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更高,其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亦要比无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也较正常人差,易渗血、出血,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肾衰等。若患者术后血控制血糖不佳,导致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迅速升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强化他汀治疗后对抗血小板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021年01月-2022年03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3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个组别,包括常规组18例,研究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出血治疗,研究组在术后第二天为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常规组在术前第二天开始为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呲格雷 老年冠心病 药学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监测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负性情绪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性化综合护理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予心理干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予处理。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有3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7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予阿托品应用,未植入临时起搏;有10例患者术前因房室传导阻滞予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所有患者均转危为安,顺利出院。结论心理干预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46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4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溶栓治疗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动脉再通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冠状动脉介入疗法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常规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尽快的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在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前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供血,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最有效的措施。但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常常对手术效果存有疑虑,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使术中插管困难,甚至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患者 护理干预 心肌供血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坏死
  • 简介:摘要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治疗中,为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提示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室颤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5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室颤的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手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电监护显示心电图及冠脉压力的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平衡。结果5例室颤患者中有4例用200-360J心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电除颤后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发生心脏、呼吸骤停,植入临时起搏器、上人工呼吸机及药物治疗后,心率、呼吸和血压趋平稳,继续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转CCU进一步监护和治疗。结论术前做好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术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提高室颤发生的预见性可迅速电除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室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正确评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心脏事件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操在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接受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指操干预。观察和比较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的差别。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总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指操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的科学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科学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会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m=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不仅能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m=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不仅能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TEMI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00例STEM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PCI治疗,给予干预组盐酸替罗非班PCI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血流动力学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的TIMI分级,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TIMI,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STEMI患者PCI术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若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TIMI分级,同时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T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盐酸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治疗中,采用覆膜支架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100%,3例少量残余内漏,术后不存在截瘫、肾功能恶化,无伤口出血不止及不愈合等不良情况。结论 应用覆膜支架联合冠状动脉介入,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高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冠心病 覆膜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