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手术期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TnI)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选235例术前TnI正常的择期PCI患者,根据其术后第1天晨血TnI水平分为术后TnI值正常组、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和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共3组。对各组的基线资料、冠脉病变特点等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手术期TnI升高的重要预测因素。结果:235例择期PCI患者中.术后TnI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组患者占34.9%,TnI超过正常值上限但小于5倍组占31.1%,3组患者间的冠脉病变特点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病变类型(B/C型)是PCI手术期相关心肌损伤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年龄、多枚支架植入和复杂病变类型是预测PCI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的因素。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方案应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院就医的7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的35例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剩余研究对象则归属于观察组,前组的解决方法为常规护理,后者的解决方法则为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在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干预后焦虑(SAS)以及抑郁(SDS)得分均较低,观察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经过手术室护理方案的科学干预后,负面情绪得以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诊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患者的甘油三酯(1.95±0.48)mmol/L、总胆固醇(3.40±0.5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9±0.20)mmol/L等指标下降非常明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是冠心病患者的几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当各项指标下降时,说明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出院后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PCI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出院后冠心病PCI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术虽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比单纯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更高,其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亦要比无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也较正常人差,易渗血、出血,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肾衰等。若患者术后血控制血糖不佳,导致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迅速升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情况,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及饮食的护理,提出解决方法,工同行借鉴。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人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比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1.8±0.8)支;中青年组平均为(1.4±0.7)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老年组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14例,3支病变10例;中青年组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9例,3支病变5例.老年组有心肌梗死史6例(14%),中青年组有心肌梗死史18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生存率为99.2%.问卷随访(21±9)个月,其中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老年组1例,中青年组3例;6例冠状动脉介入术不满意者,术后症状未改善,其中老年组2例,中青年组4例(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多支血管病变多见.应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病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经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推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穿刺部门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4例,桡动脉闭塞3例,前臂骨筋膜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后,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拔管困难2例,对照组存在拔管困难6例,心室颤动2例,冠脉穿孔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和围术期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穿刺部门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4例,桡动脉闭塞3例,前臂骨筋膜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后,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拔管困难2例,对照组存在拔管困难6例,心室颤动2例,冠脉穿孔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和围术期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全程介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本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介入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介入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治疗中使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按照一定条件筛选出来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选择动脉部位进行穿刺介入治疗,而对照组则选择股动脉途径进行穿刺介入治疗.对比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的成功率为95%,对照组手术的成功率为9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动脉穿刺手术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适宜在医疗实践中广泛推广并应用.关键词并发症;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7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动脉穿刺介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动脉穿刺介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接收的 92 例冠心病手术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划分为 2 组,评价动脉动脉介入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冠心病患者给予 动脉介入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桡动脉 介入手术 冠心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经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手术期的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绞痛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65例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5例为B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围术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率进行分析。结果B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均较A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性介入治疗的围术期中,不稳定型心绞痛使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作抗血小板治疗效应明显较稳定型心绞痛低。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心绞痛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无复流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在本院住院的647例ACS患者施行PCI术,术中观察无复流患者发生情况,并与正常复流患者作对比,了解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647例ACS患者中有64例发生无复流(9.9%),共死亡9例(其中8例为无复流患者),56例无复流患者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均于术后1个月后解除无复流。PCI发生无复流患者比正常复流患者住院天数长,死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于ACS患者PCI发生无复流较正常复流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方面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再灌注治疗,并做好并发症监护工作。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无复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