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龄、糖尿病(DM)和慢性肾脏疾病(CKD)不仅会增加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缺血事件的风险,还会增加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此类特殊人群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亚洲的特殊人群,往往表现出与西方人群不同的临床特征。关于亚洲人群CCS高风险的分类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后使用新一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如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的国际指南已相继发表。本共识总结了在特殊人群中使用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相关证据,提出了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特殊人群中应用标准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短期DAPT和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意见。本共识的特殊人群包括从ACS过渡至CCS,老年,或患有CKD、DM、多血管CAD和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并发症等特征的患者。

  • 标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亚洲 心肌缺血 共识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脉影像学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脉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脉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脉原性死亡、再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53.9±12.1)岁,其中男性861例(78.7%),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0岁患者的比例高,背痛症状、贫血、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均较高;而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例,肌酸激酶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更低(P均<0.05);而主动脉夹层撕裂特征和临床分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预后: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30 d内全因死亡率[6.9%(16/233)比3.8%(33/861),P=0.047]、院内死亡率[5.6%(13/233)比2.7%(23/861),P=0.027]、术前死亡率[3.9%(9/233)比1.5 %(13/861),P=0.023]及主动脉原性死亡率[6.0%(14/233)比3.1%(27/861),P=0.041]均更高;1年及5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死亡、脑血管病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预后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组中体重指数>24 kg/m2(HR=1.087,95%CI 1.029~1.149,P=0.013)、高血压(HR=1.094,95%CI 1.047~1.143,P=0.040)、贫血(HR=2.987,95%CI 1.054~8.468,P=0.032)及肌钙蛋白T>0.05 μg/L(HR=5.818,95%CI 1.611~21.018,P=0.003)与30 d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结论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发病年龄大,贫血和合并背痛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等更高。女性患者1个月内死亡风险较男性患者更高,体重指数、高血压、贫血及肌钙蛋白T可能与其相关,但两者远期预后相当。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女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缺血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阻塞程度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6家心血管疾病介入中心因心绞痛症状疑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女性与男性组,以及女性心绞痛患者缺血伴非梗阻性冠状动脉性疾病(INOCA)与缺血伴梗阻性冠状动脉性疾病(IOCA)亚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分析女性冠状动脉阻塞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600例,其中女性666例,男性934例。女性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INOCA的比例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高血压、糖尿病、典型心绞痛症状与女性心绞痛患者IOCA风险增加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784,95%CI:1.146~2.776,P=0.010)、高血压(OR=1.782,95%CI:1.201~2.644,P=0.004)及典型心绞痛症状(OR=1.642,95%CI:1.127~2.393,P=0.010)为女性心绞痛患者诊断为IOCA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个数与冠心病梗阻类型相关性分析显示,INOCA的发生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加明显降低,由45.5%下降至14.2%。IOCA的发生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加明显升高,由54.5%上升至85.8%,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趋势<0.001)。结论心绞痛疑诊冠心病患者中女性INOCA的发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合并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其IOCA发生率升高,INOCA发生率降低。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女性 缺血伴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左主干病变患者需要采用多学科团队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策略,选择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策略,需要从解剖学、生理学、疾病自然史、就诊医院和团队的能力、手术的临床风险和患者的意愿来综合评估。需要使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并重视介入治疗的各个技术环节和不同患者的特殊性。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左主干 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指导室性心律失常(VA)消融致心脏压塞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连续行ICE引导VA消融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心脏压塞发生率、严重程度,结合不同导管结构和手术操作特点分析心脏压塞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中位年龄52.00(23.75,59.75)岁,年龄范围12~75岁。共进行32次ICE指导VA消融,其中3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发生率为9.38%(3/32),分别经心包穿刺抽出200、250、100 ml暗红色不凝血后症状缓解。该3例均于标测或消融过程中可见右心室内ICE导管机械刺激所致室性早搏(室早)。胸部X线下见ICE导管顶端3 mm区域不显影。结论ICE引导VA消融致心脏压塞的发生率较高。ICE导管顶端在胸部X线下不显影、ICE导管影像在系统屏幕上显像略延迟及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心室壁较薄弱是导致心脏压塞的可能原因。

  • 标签: 心脏压塞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是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16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并成功接受TAVI治疗且顺利出院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15例。根据入选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将其分为房颤组(21例)及非房颤组(94例)。随访纳入患者的术后抗栓治疗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为12个月的净不良心脑血管事件(N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严重出血[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3~5型出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CCE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5例成功接受TAVI并顺利出院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3.8±6.9)岁,男性63例,其中21例(18.2%)在TAVI术前诊断为房颤。在术后抗栓治疗方面,非房颤组患者中48.9%(46/94)接受了单药抗血小板治疗,47.9%(45/94)接受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房颤组患者中47.6%(10/21)使用抗凝药,33.3%(7/21)接受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房颤组患者中服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比例高于非房颤组[38.1%(8/21)比2.1%(2/94),P<0.001]。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随访。房颤组患者在TAVI术后12个月的NACCE发生率为14.3%(3/21),在数值上高于非房颤组[6.4%(6/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房颤组患者的严重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房颤组[9.5%(2/21)比0,P=0.03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NACCE发生风险相关(OR=8.308,P=0.050),而房颤与NACCE发生风险无关(P=0.235)。结论房颤患者在TAVI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房颤患者,NACCE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高,左心耳封堵预防缺血性卒中近年来有较大进展。成年人卵圆孔未闭(PFO)的发生率较高,PFO与偏头痛及不明原因卒中可能相关,目前指南/专家共识指出,血栓栓塞性脑梗死伴PFO患者,未发现其他卒中发病机制,结合PFO的解剖和分流情况,可考虑PFO封堵术,但对于老年患者并不积极地建议PFO封堵术。对于房颤患者,近年来左心耳联合PFO封堵术在国内外均有报告,但对此类患者的适应证选择及术中和中、远期预后尚不清楚。由于此策略仍存在较多未知和局限性,目前除了患者有明确PFO封堵适应证外,尚无可广泛推荐房颤患者左心耳联合PFO封堵术的证据,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卵圆孔未闭封堵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抗栓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动态平衡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是抗栓治疗的关键,实施精准抗栓治疗策略可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近年来我国心血管医师在冠心病抗栓治疗领域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期重点号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我国冠心病抗栓领域的新探索,对实施精准抗栓治疗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抗栓治疗 精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房室传导阻滞(AVB)部位患者行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HPSP)的成功率,为AVB患者HPSP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治疗且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637例AVB患者,依据心脏电生理检查判断AVB部位。其中前130例(20.4%)进行了希氏束起搏(HBP)的患者为HBP组;后507例(79.6%)进行了HPSP的患者为HPSP组,包括HBP和/或左束支起搏(LBBP)。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信息,分析不同AVB部位及QRS时限患者的HBP或HPSP的成功率。结果HBP组年龄(66.4±15.9)岁,男性75例(57.7%);HPSP组年龄(66.8±13.6)岁,男性288例(56.8%)。637例AVB患者中,63.0%(401/637)为房室结阻滞;22.9%(146/637)为希氏束内阻滞;14.1%(90/637)为希氏束远段或以下阻滞。总体上,HPSP较HBP的成功率高[93.9%(476/507)比86.9%(113/130),P<0.05]。不同AVB部位的HPSP成功率均高于HBP,并且随着AVB部位由近及远,HBP和HPSP成功率均呈下降趋势。房室结阻滞和希氏束内阻滞患者的HBP成功率均高于希氏束远段或以下阻滞患者HBP成功率[95.2%(79/83)比47.1%(8/17),P<0.001;86.7%(26/30)比47.1%(8/17),P=0.010]。在希氏束远段或以下阻滞患者中,HPSP的成功率高于HBP[87.7%(64/73)比47.1%(8/17),P=0.001]。QRS<120 ms的患者中,94.9%(520/548)的AVB部位在房室结或希氏束内,HBP与HPSP有相似的高成功率[95.6%(109/114)比96.3%(418/434),P=0.943]。QRS≥120 ms的患者中,69.7%(62/89)的AVB部位在希氏束远段或以下,HBP成功率仅为25.0%(4/16),而HPSP成功率达79.5%(58/73)(P<0.001)。结论对于QRS<120 ms且房室结或希氏束内阻滞的AVB患者,HBP与HPSP成功率均较高,可以考虑HBP作为首选策略。对于QRS≥120 ms且AVB部位在希氏束远段或以下的患者,HPSP成功率高于HBP,LBBP应作为首选。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希氏束 左束支 希氏-浦肯野系统 起搏
  • 简介:摘要为全面提升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筛查及诊断与治疗水平,实现高血压临床实践标准化,提高中国高血压防控水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制定《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GRADE兰州大学中心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指南计划书
  • 简介:摘要2022年4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联合发布了《2022年AHA/ACC/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心力衰竭预防、诊断和管理建议。该文对指南中的10项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

  • 标签: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冠状动脉与心肌的病理改变,精准评估对于优化治疗至关重要。心血管有创和无创影像学手段能提供冠状动脉病变性质、心肌形态和病理改变等丰富信息,在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急性期和长期管理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准确、定量的影像学信息进行精细分型有望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血管影像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ICE)引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LAAC)"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8例行导管射频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64.3±8.3)岁,年龄范围为41~80岁。记录特殊房间隔解剖、房间隔穿刺时间、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术中透视时间及曝光量、"一站式"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2例。房间隔穿刺时间为(708±179)s,术中透视时间(25.6±8.9)min,术中X线曝光量为(537±394)mGy。房间隔穿刺成功率为100%(58/58),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为100%(58/58),左心耳满意封堵率为98.3%(57/58)。结论ICE引导下行导管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可行、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一站式"手术 心腔内超声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ACS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服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种类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CI术后2年的缺血事件,即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2年的全因死亡和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BARC 2、3、5型出血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4 022例行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年龄为(71.5±5.3)岁,其中氯吡格雷组3 201例,替格瑞洛组821例。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2年的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3.2%(26/821)比5.6%(179/3 201),P=0.005]。两组在2年BARC 2、3、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4/821)比1.6%(52/3 201),P=0.818]。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较使用氯吡格雷者低[1.5%(12/821)比4.1%(132/3 201),P=0.005]。在校正了组间差异后发现,相比于氯吡格雷组,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2年缺血事件(HR=0.637,95%CI 0.409~0.991,P=0.046)及全因死亡(HR=0.402,95%CI 0.213~0.758,P=0.005)发生风险更低,BARC 2、3、5型出血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57,95%CI 0.496~1.848,P=0.897)。结论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与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与长期缺血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冠心病与抗栓临床研究创新网络平台(CardiaCare)的标准化数据字段定义,以期促进国内外数据平台的互认互通,增强平台对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支持,进而保证平台数据得以规范化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重要指南、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标准术语集等进行回顾和分析,结合我国特色的临床诊疗实践信息及本平台主要研究方向,制定CardiaCare标准字段集及定义,并根据患者住院诊治、转归直至进行长期随访的时间顺序进行数据类别划分。结果CardiaCare字段集涵盖了冠心病患者从入院之时起整个诊疗过程产生的常见字段以及随访期间相关的字段共计864个。字段集共由8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人口学和入院信息、病史和风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检验和检查、介入诊疗信息、用药信息、临床结局、特殊人群。其中,人口学和入院信息23个字段;病史和风险因素102个字段;临床表现及诊断22个字段;检验和检查111个字段;介入诊疗信息118个字段;用药信息213个字段;临床结局161个字段;特殊人群114个字段(其中经导管瓣膜置换术人群87个字段、心脏康复人群27个字段)。结论基于CardiaCare多中心临床科研创新平台建立的冠心病患者诊疗过程及临床结局中关键数据标准字段集可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连续数据采集和深度利用提供支持。该字段集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冠心病 标准化字段集 临床研究 信息化数据平台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心血管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突破的契机,但目前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尚未完全融入临床工作流程中。本期内容分享了我国心血管医生在人工智能辅助心血管疾病诊治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良好尝试和初步成效,以期推动人工智能与心血管领域的深度融合,造福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

  • 标签: 人工智能 心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二代冷冻球囊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应用二代冷冻球囊行肺静脉电隔离(PVI)的房颤患者共760例,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记录各年龄人群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房颤复发率。对其中≥75岁的老年组患者与年龄<75岁的按1∶2倾向评分相匹配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的进一步比较。结果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48例房颤患者按年龄分组。各年龄组复发率:中青年组(年龄≤44岁)34.7%(25/72),中年组(年龄45~59岁)29.2%(78/267),年轻老年组(年龄60~74岁)32.2%(119/369),老年组(年龄≥75岁)32.5%(1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老年组患者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对照组进行分析,其中老年组37例,对照组74例。70.3%(26/37)的老年组患者术后无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复发,67.6%(50/74)的对照组患者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组中7例(18.9%,7/37)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应,对照组中20例(27.0%,20/74)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代冷冻球囊行房颤PVI治疗老年患者(年龄≥75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复发率、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曝光量等与75岁以下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二代冷冻球囊 老年患者